看的现在和10年前的走步次数已经没法放在一个数量级,也是这个道理。业余的篮球爱好者,应该培养的是自扎实基本功,成不运球一步都移动不了的习惯,这不会有害处
出手次数这个问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很多数练都越来越意识到,伴随着联防盛行,一名全明星当家球员单枪匹马杀天下的套路已经不流行了,唯有更合理的在出手次数分配以及进攻效率上完成提升才回有好的成绩。
在,判断一名球员的出手次数,首先应该关注其上场时间多少。球员的出手次数第一应该与上场时间联系,如果非常少的上场时间内如同机关枪一般的扫射,那这名球员的出手次数必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上场时间与球员的实力关联非常大,如果这名球员的命中率与得分能力非常的强大,教练根本不可能浪费这样的人才在板席上。
而坐在板凳席上的球员如果在命中率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多注重于防守与保持比分,也就是更多精力在有效的出手机会把握上而不是狂炸。
这点决定了球员的上场时间与出手次数的配比的重要性,比较客观的是将球员的出手次数除以上场时间乘以48分钟,得到球员的单位出手次数,然后配比命中率看其进攻效率;其次,每一支队伍的战术特点决定了球员的出手次数,整体来说,队伍的攻击核心越凝聚,整支队伍的出手次数越会集中在某位球员身上。
这一点参照最近5个赛季的出手次数排行榜,艾弗森因为76人队的攻击力匮乏,始终担任全队的第一火力点,出手次数在最近5个赛季从来没有跌出过前三位,其中三个赛季联盟第一,两个赛季联盟第二,这点就是标准的全队战术核心的一种体现因此。
球队的战术核心球员担当的出手次数一般可能非常的惊人,这点应该与一般的其他位置球员区别对待,甚至于,因为全队攻击力比较匮乏的队伍的核心球员受到的防守包夹的机会较多,命中率要求上都可以适当放低。
再次,球员的出手次数应该与得分相联系,这个联系的数据并非参照出手次数与得分多少,而是参照该球员的出手次数占全队出手次数的比例与单人得分占全队得分的比例来观察。
如果,得分比例远高于出手比例或者两个比例比较接近的情况下,该球员的稳定性与出手效率可以得到肯定,如果出手比例远远高于得分比例,那该球员占用了其余球员出手的机会却没有完成其余球员的得分任务,有失职之嫌。
仍然举例,以科比为例02赛季,科比82场一共出手1924次,平均单场235次,全队单场平均出手次数为836次,科比占了其中的281,而他的得分为平均单场30分,全队平均得分为1004分,他占了其中的299,这可以认定科比的出手次数与效率均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