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你爹书信中要我安排你的学业,其实我也没啥可安排的,学习嘛,要靠自觉和主动,别人逼着你读书,逼不出一个状元来的。”李五少年时也是他父亲和哥哥们逼着去读书,所以他深有体会,故而他在做别人的先生,别人的夫子的时候,他往往强调“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而不是那种死板的棍棒下出孝子。
李嗣业说道:“五叔,其实我也不怎么爱读书,我的愿望就是当兵。”
“哈哈哈,我明白,要不然你爹也不会把你轰回老家。”五叔略有所思:“其实科举高中,也是有机会做将军的,当然能走到这一步的大多数是有文韬武略之人,出将入相吗,这种是凤毛麟角。你没有读书的天分,故而不能通过科举来完成这一步的跳跃。”
“你也不要怪你爹,他就你一个儿子,去当兵的话极为凶险,天下父母是最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
“嗯,我明白,五叔。”李嗣业本就是个孝顺的孩子,这道理他是懂的,“五叔,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说吧。”
“我爹和各位叔父都说了,按你的天赋才学,你要是去科考,不要说高中状元,举人那是绰绰有余的,那你为何不去考呢?”李嗣业问道。
“哎,跟你是一样的,我并不想为官,不只是因为官场凶险,而是觉得这人啊,应该为自己而活着,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如果每天都为别人而活的话,过得太累了,前二十年我觉得我就过得很累,很累。”五叔答道。
“你爷爷一生好强,这一辈子都在与对面的杨老头攀比,你说他活得很有劲吗?其实他一辈子都想着如何证明他比那杨老头过得更好,更优秀,子女更有出息,何苦呢?不累吗?你爹跟你爷的性格几乎一模一样,我说的没错吧。”五叔笑了笑。
以前年龄小,不懂五叔,现在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就越来越理解五叔了,李嗣业点点头,他是认可五叔对他爹的评价的,他继续说道:“五叔,那你的梦想是做个私塾先生吗?”
五叔再次笑了笑,站了起来,把墙上的那把宝剑摘了下来,然后抽出宝剑舞了几下,五叔的剑术虽然没有裴旻厉害,但对付两三个手拿利器的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的,他说道:“私塾先生只是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现在天下太平,我真的想到处走走看看,天下之大,一定有能放得下我梦想的地方。”
李嗣业挠挠头,他不太懂五叔想表达什么,他只听懂了“到处走走看看”,不过他也很赞同五叔说的话,“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
“好了,我的事儿就不聊了。”五叔清清嗓子,他把他的那把宝剑又挂了回去,然后拿了一本《卫公兵法》出来,并说道:“嗣业,诗经、孝经、左传这类功课,你在京城也都学过了,我就不再教你了,你也知道我这人喜欢投其所好,因人而教,你既然想着当兵,那当兵就要想着当个大将军,所以今后在这儿,我就给你讲解讲解这本卫公兵法,当然我没上过战场,没带过兵,也只能以我的理解教授于你,怎么运用则要自己今后在战场上发挥。”
李嗣业接过那本《卫公兵法》看了又看,兴奋不已,并说道:“谢谢五叔,还是五叔了解我。”他是知道卫公李靖的,当年大唐江南之地便是他平定的,突厥也是他击败的,是大唐不亚于太宗皇帝的战神。
五叔笑了笑,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但强迫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真做不到,父辈已是那样了,自己做了别人的父辈,难道还要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