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花翻开本子,说道:“基本上已经谈妥,签定了协议。但仍有十几户,由于各种原因不愿离开。”
正在详细说明,宋卿摆手打断道:“这个会上先不要详细说了,会后你带上包联人员到我办公室咱们一户户分析解决方案。”
又跟踪了几处问题,每周一次的协调碰头会快速结束。时间、效率是他一直强调的,开会也是一样,共性问题,需要协调配合的直接会上解决。个别问题不能占用其他人时间,会后单独处理。
再次进入办公室,王贵花也将包联人员喊来。面积不大的办公室或坐或站挤满7人。
没有废话,宋卿直接请各包联人员把提到的十几户情况一一上报。总结下来出三类问题:一是家里有牛羊,来到新村无法放养;二是几位孤寡老人不舍的离开,考虑祖坟;三是家里有伤残行动不变。
略一思考宋卿说道:“关于第一个问题,咱们可不可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将移民家庭的牛羊集中起来进行圈养,并给他们进行养殖技术培训。这样即可以解决牛羊放养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众人纷纷点头,心中暗道这宋乡长还真是知识丰富,人小见识多,更加尊重和佩服。
宋卿又接着话题说道:“至于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首先大家需要继续对这几位孤寡老人和伤残家属宣传好移民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们了解移民工程对改善生活条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别外,也要向他们介绍新村的规划和建设情况,让他们对新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继续道:“咱们前期规划建设里已经有养老设施,我建议可以略微调整一下改成一个养老院,专门针对孤寡老人和伤残病人进行集中护理。这样就能节省出原先家庭里陪护人员,可以打工赚钱,为家庭增加收入。大家看看怎么样?”
这还能怎么样?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说的几人真是五体投地。
尤其是王贵花,老公一直躺在家里,他是乡政府和村子里两头跑。如果能把这些人统一安排,有人陪护,她更能抽出时间更好的投入工作之中。
一席话说完,这些人都在思索后续工作,纷纷沉默下来。
“是不是我说的不太切合实际,你们也提提?”宋卿看到大家的情况,以为自己还有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询问道。
几人立即回过神来,脸上挂满笑容。“宋乡长,你这都说的非常清楚了,我们去照办就可以。”“唉!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点上,麻烦宋乡长给我们指点了!”几人对宋卿点头称赞。
送走工作组几人,宋卿在办公桌前坐下,双手揉搓面部长长呼出一口气。人们都想当官,可是真当起这小小的副乡长,他才感到真是官职越高责任越大,比之前的小科员工作量要增加不少。。
一通自我感慨后,他再次拿起手机打给张敏:“忙不忙?”
“刚忙下去,想我了?”电话那头轻声回道。
“想是一定会想的,不过我想过去找你谈点事!”宋卿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