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接过银子,连连点头。一群乞丐听了,赶紧对他们几人点头称谢。然后排队去领馒头去了。
看着一群人,一阵狼吞虎咽。李扶摇上前问道:“按理说,只要有灾情,当地官员就会上报。朝廷,就会拨款赈灾。可你们这里,怎会如此景象?”
有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边吃边说:“将军,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个县城,几乎年年都受水灾。这县令大人,也上报卫城了。可是年年都要赈灾粮,哪个当官的不烦呀!”
另一人听了,接话说道:“而且今年的灾情,也比较严重,我们的房屋田地都被冲毁了。这么长时间了,卫城也不管我们,就等着我们自生自灭了。”
慕容正弘皱眉道:“卫城没有消息,那当地的官员,都没有采取措施吗?”
一个大娘听了说道:“县太爷也想管呀,可是年年天灾,粮仓里根本就没有几颗粮食。这不每天早晨,县衙门口,都会向百姓施粥。可那粥,淡的跟清水一样。一个桶里,捞不出几颗米来。”
李扶摇来到惠水县衙,只见一群衙役,正组织大家在搭棚子。
当他们看见李扶摇后,赶紧过来行礼。不一会,县令章景良也赶了过来。
“不知将军驾到,下官有失远,还请将军恕罪。”
李扶摇抬手说道:“章县令,不必拘礼。本将军只是路过平坝县,发现流民互相抢夺,这才赶过来看看。”
章县令叹了口气说道:“今年的天灾,比以往严重。下官已经多次,上报给朝廷。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卫城却迟迟没有回应。”
“朝廷,自有朝廷的难处。”
李扶摇说:“但是在朝廷,赈灾粮来之前,一定要先稳住百姓。我沿途看见许多百姓,还住在雨水冲泡过的危房里。这样下去,会很危险。”
“谁说不是。”
章县令,愁眉苦脸说道:“下官已经组织人去搭建临时木蓬,可是惠水县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剩下一群老弱病残,根本就没有劳动能力。所以,都好长一段时间了,这木棚还是没搭建起来 。”
李扶摇无奈,只能安排手下士兵们,一起去搭建木棚。
一连过去三天,李扶摇散尽,随身携带的钱粮。可就是,迟迟不见朝廷的赈灾粮。
章县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若是眀日,朝廷的赈灾粮还不到,我们怕是连米汤也施不起了。”
“那这些百姓该怎么办?难道他们就这样等死吗”?慕容正弘说。
章县令的奏章,也不知道有没有送到卫城。李扶摇为了保险起见,派杨都尉返回卫城送信。
可是这一来一回,最少也要十日。看着地上这些,奄奄一息的百姓。李扶摇平生,第一次感到无助。就算当年在青风洞,她也不曾这么惶恐过。
正当几人在愁眉不展之际,一队人马,向惠水县呼啸而来。
众人见了心头一喜,还以为是朝廷的赈灾粮到了。当他们仔细一瞧,只听李扶摇大喊:“水心姐姐,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