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迷失看着受伤的海都,冷笑着说:“海都,你这个叛徒,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海都躺在地上,愤怒地瞪着脱脱迷失,大声喊道:“脱脱迷失,你中了明军的奸计了!
我从未背叛过你,是明军故意伪造信件,离间我们!”
脱脱迷失听到海都的话,心中微微一动,但此时他心中的仇恨已经蒙蔽了理智,他根本不愿意相信海都的话。
他举起长刀,准备给海都最后一击。
就在这时,明军的一支生力军赶到。原来是朱文正看到联军内部大乱,趁机派出预备队,想要一举消灭联军。
脱脱迷失见状,不得不放弃杀死海都,率领金帐汗国的军队撤退。
海都被部下救起,他看着远去的脱脱迷失,心中充满了怨恨。
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让他们的联盟彻底破裂,而且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回到营地后,海都虽然身受重伤,但还是强撑着身体,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将领们纷纷义愤填膺,要求立刻向金帐汗国复仇。
海都却摆了摆手,虚弱地说:“现在我们都元气大伤,若是贸然与金帐汗国开战,只会让明军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先养精蓄锐,再找机会报仇。”
而在金帐汗国营地,脱脱迷失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
他虽然打退了海都,但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可能让联军陷入了绝境。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中了明军的计,但此时想要挽回与海都的关系,已经十分困难。
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都陷入了沉默。明军则趁机加强了龙庭的防御,同时派出侦察兵,密切监视联军的动向。
朱文正知道,虽然联军已经分裂,但他们依然是强大的对手。
他与将领们日夜商讨,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最终,他决定先对金帐汗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彻底摧毁脱脱迷失的抵抗意志。
明军集结了主力部队,包括坦克、火炮和精锐步兵,向着金帐汗国的营地进发。
脱脱迷失得知明军来袭,也不得不振作精神,组织军队抵抗。
战场上,明军的坦克和火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断地向金帐汗国的阵地倾泻着炮弹。
金帐汗国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在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也难以抵挡。
脱脱迷失看到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心中焦急万分。他试图组织反击,但士兵们的士气低落,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就在脱脱迷失陷入绝境之时,海都得到了消息。
他心中虽然对脱脱迷失充满了怨恨,但也明白,如果金帐汗国被明军消灭,窝阔台汗国也将难以独存。
于是,他不顾自己的伤势,率领着窝阔台汗国的军队前来支援。
海都的军队从侧翼突然杀出,对明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朱文正见状,立刻调整战术,命令一部分军队转身迎战海都。
战场上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双方陷入了混战。
脱脱迷失在明军的重重包围下,虽奋力拼杀,却渐感力不从心。
他的金帐汗国士兵们死伤惨重,防线千疮百孔,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海都率领着窝阔台汗国的援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迅猛地冲向明军侧翼。
他深知此次救援刻不容缓,若金帐汗国覆灭,窝阔台汗国也将唇亡齿寒。
海都身先士卒,手中长刀挥舞出一道道寒光,所到之处,明军纷纷避让。
他一边冲锋,一边大声呼喊,鼓舞着麾下士兵的士气,“勇士们,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蒙古的荣耀,冲啊!”
朱文正见海都的军队来势汹汹,迅速抽调精锐兵力,加强侧翼防御。
坦克的履带在沙地上碾压出深深的痕迹,炮口转向窝阔台汗国的军队,发出沉闷的怒吼。
炮弹呼啸着飞向敌阵,掀起阵阵尘土与火光。
脱脱迷失在乱军之中,看到海都的旗帜,心中既震惊又羞愧。他回想起之前对海都的误解与攻击,懊悔不已。
但此刻容不得他多想,他强打精神,集结起身边残余的士兵,朝着海都的方向奋力突围。
海都在战场上左冲右突,眼睛始终在寻找脱脱迷失的身影。
终于,他看到脱脱迷失被明军围在核心,情况危急。
海都毫不犹豫,带领着自己的精锐亲卫,杀向脱脱迷失。
“脱脱迷失,我来救你了!”海都的呼喊声穿透战场的喧嚣,传进脱脱迷失耳中。
脱脱迷失闻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拼尽最后的力气,与海都的军队会合。两人并肩作战,配合默契,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在他们的带领下,金帐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联军渐渐稳住了阵脚。
然而,明军的攻势依旧猛烈,朱文正不断调整战术,试图再次分割联军。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双方陷入了艰难的拉锯战。
每一次冲锋,每一次防御,都伴随着士兵们的伤亡。
鲜血染红了大漠的黄沙,战争的残酷尽显无遗。
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双方都已疲惫不堪,伤亡惨重。
海都意识到,再这样僵持下去,联军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他看向脱脱迷失,大声说道:“我们先退兵,保存实力,再做打算!”
脱脱迷失看着海都,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
于是,联军开始缓缓后退。他们且战且退,相互掩护,防止明军的追击。
海都和脱脱迷失亲自断后,确保士兵们安全撤离。
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联军终于成功退后五十里,在一处易守难攻的山谷扎下营寨。
回到营地,脱脱迷失径直来到海都的营帐。他走到海都面前,突然单膝跪地,低着头说道:
“海都,我错怪你了,是我中了明军的奸计,差点害了我们两个汗国。我愿以死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