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里十二阿哥咏基作为夫子教阿哥格格们上课,纪晓岚在一旁听着;南儿“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纪晓岚:南儿,你背木兰诗花了多长时间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哪!
南儿:谢谢纪师傅夸奖,我平常玩着就会了;绵逸哥哥能替我作证!
绵逸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纪师傅,南儿妹妹聪慧过人,确实常常玩耍间就能将诗文记诵于心。”纪晓岚抚须大笑,“如此甚好,这般学习态度值得众阿哥格格借鉴。”十二阿哥咏基也微笑着点头,“南儿这孩子,总是给人惊喜。不过,这木兰代父从军之事,诸位可有何感悟?”众人一时沉默,绵逸率先开口,“木兰孝顺且勇敢,为家族甘愿赴险,此乃大义之举。”其他阿哥格格纷纷附和。这时,南儿眼睛亮晶晶地说:“我觉得木兰不仅勇敢,还很聪明呢,女扮男装那么久都没被发现。”大家听闻都笑了起来。十二阿哥轻咳一声,“南儿说得不错,木兰智勇双全。本阿哥希望你们日后不论男女,遇到事情皆要像木兰一般,果敢担当。”众人齐声应下,学堂里弥漫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十二阿哥咏基看着学堂里的阿哥格格们,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既然大家对木兰代父从军一事感悟颇多,那不妨再深入探讨探讨。若你们身处木兰的时代,面对同样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话音刚落,九格格就站了起来,眼神坚定地说:“十二哥,要是我在木兰那个时候,我也会像她一样,替父出征!我不能看着爹爹去冒险,自己却躲在家里。”
十二阿哥微笑着鼓励道:“九格格,有这份勇气和孝心实属难得。不过,行军打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可想过会面临哪些困难?”
九格格眨了眨眼睛,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会很辛苦,可能会吃不饱、穿不暖,还会遇到危险。但我不怕,我会努力学习武艺,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同去的战士。”
十二阿哥微微颔首:“说得好,勇气固然重要,但智慧和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其他人呢,还有什么想法?”
十一阿哥缓缓起身,沉稳地说道:“我觉得除了替父出征,或许还有其他办法。比如,可以想办法说服官府,看能不能有别的解决方式,毕竟战争残酷,不一定非要上战场才能尽孝。”
纪晓岚在一旁抚须说道:“十一阿哥所言不无道理,遇到事情多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途径,这是智者的做法。不过在当时的情境下,木兰选择出征,也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她的勇气和担当依然值得我们敬佩。”
这时,十格格小声地说:“我要是木兰,我可能会很害怕,不敢去。但是又不想让爹爹去,我会很纠结。”说完,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十二阿哥温和地说:“十格格,害怕是人之常情,承认自己的害怕并不丢人。重要的是,在害怕之后,能否鼓起勇气去面对。木兰在决定出征前,想必也有过害怕和犹豫,但她最终战胜了自己。”
南儿又举起了手,脆生生地说:“十二哥,我还有个问题。木兰回来之后,恢复女儿身,那些一起打仗的战友们都很惊讶。那在古代,女子就真的不能像男子一样建功立业吗?”
十二阿哥看向纪晓岚,说道:“纪师傅,您学富五车,这个问题您来给大家讲讲吧。”
纪晓岚笑着点点头:“南儿这个问题问得好。在古代,受诸多礼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女子的活动范围和发展机会确实受到很大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子不能建功立业,像花木兰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还有那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只要有能力、有勇气,不论男女,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绵逸若有所思地说:“纪师傅,如此说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更应该摒弃那些不合理的观念,让女子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实现抱负。”
纪晓岚赞许地说:“绵逸阿哥所言极是。如今虽已不再是战乱年代,但同样需要大家发挥各自的才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
十二阿哥接着说:“好了,关于木兰的讨论就先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大家仔细想想,诗中运用了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呢?”
十二阿哥话音刚落,一直静静思考的十二格格便站起身来,轻声说道:“回十二哥,我觉得诗中用了很多排比句,像‘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描写得很细致。”
十二阿哥微笑着点头:“十二格格分析得很准确。排比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还生动地展现了木兰忙碌而有序的准备过程。还有吗?”
十三阿哥举手回答:“诗里也用了互文的手法,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并不是说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回来了,而是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纪晓岚抚掌大笑:“十三阿哥果然聪慧,对互文这一手法理解得很透彻。互文的运用使诗句简洁而富有深意,避免了重复啰嗦。”
南儿又好奇地问道:“纪师傅,还有那个‘唧唧复唧唧’,到底是什么声音呀?我看书上有的说是织布机的声音,有的说是木兰的叹息声,到底是哪个呢?”
纪晓岚耐心地解释道:“关于这个‘唧唧’的解释,确实存在争议。说是织布机声,是因为木兰当时正在织布,符合情境;说是叹息声,也能体现木兰内心的忧愁与纠结。其实,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去体会。”
十二阿哥补充道:“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可能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乐趣所在。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保持这种求知和思考的态度。”
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引得几个阿哥格格不自觉地朝窗外望去。十二阿哥见状,灵机一动,说道:“既然大家被这鸟鸣吸引,那我们就来以鸟为主题,即兴赋诗一首吧。限一炷香的时间,大家好好想想。”
众人纷纷低头沉思,有的眉头紧皱,有的则在纸上奋笔疾书。南儿咬着笔杆,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突然,她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一炷香时间很快过去,十二阿哥说道:“好了,时间到。哪位先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诗作?”
绵逸率先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吟诵道:“翠羽轻盈戏柳间,娇啼婉转韵如弦。晴空振翅凌云志,自在逍遥天地宽。”
纪晓岚称赞道:“绵逸阿哥这首诗,意境优美,借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志向的追求,不错不错。”
接着,九格格也站起来,有些紧张地念道:“小鸟枝头立,欢歌春日里。羽毛五彩新,快乐无忧矣。”
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十二阿哥鼓励道:“九格格这首诗,简单直白,充满童趣,把小鸟欢快的样子描绘得很生动。写诗不一定要追求华丽的辞藻,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