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不久,宫里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有来自西域的使者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和技艺,十二阿哥和纪晓岚决定借此机会,让阿哥格格们拓宽眼界。
十二阿哥站在学堂前,对着阿哥格格们说道:“此次西域使者来访,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事物。我们身为皇家子弟,更应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今日便带你们去见识见识。”
阿哥格格们兴奋不已,一路上叽叽喳喳讨论着西域的模样。到了会面的宫殿,西域使者展示了精美的地毯编织工艺,色彩斑斓、图案繁复的地毯让众人惊叹。
南儿忍不住凑近,伸手摸了摸地毯,“哇,这地毯好漂亮,摸起来也软软的,他们是怎么织出这么好看的图案的呀?”
西域使者笑着用不太流利的官话解释:“这是我们西域传承多年的技艺,每一道图案都有它的寓意,编织的时候要心无旁骛,才能织出好的地毯。”
九格格好奇地问:“那这些图案都代表什么意思呢?”使者便一一耐心讲解起来,从象征吉祥的花纹到记录民族故事的图案,阿哥格格们听得津津有味。
接着,使者又拿出了一种西域特有的乐器,形状奇特,弹奏起来声音高亢激昂。南儿眼睛睁得大大的,问纪晓岚:“纪师傅,这又是什么乐器呀,和我们之前学的古琴、古筝声音完全不一样。”
纪晓岚笑着说:“这应该是西域的热瓦普,每个地方的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和风格,就像我们的文化一样,各有千秋。”
使者见阿哥格格们对乐器很感兴趣,便热情地教他们如何弹奏。南儿学得有模有样,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虽然不成曲调,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十二哥,纪师傅,你们听,我弹出声音啦!”
十二阿哥笑着点头:“南儿学得真快,看来你对这乐器很有天赋。”
参观结束后,回到学堂,十二阿哥让大家谈谈感受。绵逸率先发言:“这次见识了西域文化,我才知道原来世界如此广阔,不同地方的文化竟有这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东西,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
十二阿哥赞许道:“绵逸说得很对。我们既要传承好自己的文化,也要包容并蓄,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
南儿也站起来,激动地说:“我觉得西域的地毯和乐器都好有趣,我还想再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西域看看。”
九格格接着说:“对呀,以后我们要是能把这些文化融合起来,说不定能创造出更有意思的东西呢。”
纪晓岚笑着说:“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为师很欣慰。文化的交流融合能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这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那以后,学堂里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十二阿哥和纪晓岚不仅教授传统的经史子集,还会引入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让阿哥格格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有一天,十二阿哥带来了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古籍,“今日我们来学习水利知识。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地治理和利用水资源,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
他翻开古籍,指着上面的一幅水利工程图讲解起来:“这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它的修建让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绵逸看着图,提出疑问:“十二哥,都江堰是怎么做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的呢?”
十二阿哥耐心地解释:“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能在洪水期泄洪排沙,宝瓶口则控制着内江的进水量。”
南儿听得入神,忍不住说:“古人好聪明啊,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
十二阿哥笑着说:“这就是前人的智慧,我们要学习古人的经验,也要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更好地利用水利资源。大家想想,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可以改进水利设施的地方呢?”
阿哥格格们纷纷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十一阿哥站起来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农田附近多挖一些沟渠,让水流能更顺畅地灌溉到每一块田地。”
十二阿哥点头表示认可:“十一阿哥这个想法不错,水利设施的建设就是要因地制宜,满足实际需求。”
接着,大家又围绕水利工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灌溉技术到防洪措施,各抒己见。纪晓岚在一旁不时补充一些历史上的水利故事,让大家对水利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逐渐炎热。一天,十二阿哥决定在学堂里举办一场关于消暑的讨论。“夏日炎炎,如何消暑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大家来说说,都有哪些好的消暑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