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4章 调养入深,旧制反噬

第4章 调养入深,旧制反噬

“儿臣想,应当首先从改革科举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朱标的目光炽热而坚定,宛如燃烧的火焰,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于此事的决然与执着。他深知科举制度乃是选拔人才、稳固王朝根基之重要途径,其改革之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经过一段时间精心的调养,如今朱标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原本苍白如纸的面容逐渐变得红润起来,犹如春日里初绽的桃花;往日那虚弱无力的脚步也变得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出自信与坚毅。曾经那个被疾病缠身、病恹恹的太子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朱标。

然而,这本该是一件令人欣喜之事,但东宫内的气氛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愈发显得凝重压抑。就好似暴风雨即将来袭之前那短暂的宁静,让人感到莫名的紧张和不安。朱标独自伫立在东宫的庭院之中,背着手,身姿挺拔如松。他那双剑眉紧紧皱起,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远方,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洞悉未来的局势。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强大压迫感自他身上缓缓散发出来,笼罩着整个东宫,令周围的人皆屏息凝神,不敢轻易出声打扰。

身边侍奉的张公公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太子殿下的思绪。不出所料,王尚书联合一众老臣,联名上书,直指朱标的调养方法「不合礼制,蛊惑人心」,要求立即停止。

奏折递到朱元璋手中时,老朱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这老朱虽然脾气火爆,但对朱标这个儿子却是真心疼爱,如今见有人质疑朱标,心中自然是怒火中烧。

消息传到东宫,朱标只是淡淡一笑,并不意外。他早就料到这些老顽固不会轻易罢休。他揉了揉眉心,这帮老家伙,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王尚书慷慨激昂,唾沫星子乱飞,痛陈朱标的「罪状」。其他守旧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嗡嗡作响,仿佛炸开了锅。

朱标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他引经据典,从古代圣贤的养生之道,讲到现代医学的保健理念,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甚至还搬出了老祖宗的《黄帝内经》,听得老朱一愣一愣的。

最后,朱标总结道:“儿臣所行之事,皆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好地为父皇分忧,为大明江山社稷尽心尽力。”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看向王尚书,语气低沉:“王爱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尚书面色铁青,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然而他心中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更加警惕。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父皇,”朱标突然开口道,“儿臣还有一事想禀明……”

朱元璋设宴款待群臣,觥筹交错间,王尚书眯着眼,盯着朱标,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太子殿下,老臣斗胆请教,您这调养之法中,提到‘吐故纳新’,不知具体如何操作?莫非真如坊间传闻,是什么仙家妙术?”他语气阴阳怪气,摆明了要让朱标下不来台。

朱标放下酒杯,淡淡一笑:“王大人说笑了,何来仙术之说?这‘吐故纳新’不过是呼吸吐纳之法,强身健体罢了。具体操作嘛,说来也简单……”他随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番呼吸的技巧,甚至还现场示范,引得众人纷纷效仿。

王尚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像吞了只苍蝇似的。

朱标讲完后,又补充道:“其实,宫中养生也大有可为之处。例如膳食方面,可以适当减少油腻,增加蔬果;起居方面,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他侃侃而谈,一套套现代养生理念信手拈来,听得众人频频点头。

就连朱元璋也忍不住赞叹:“标儿,你这些想法倒是新奇,朕觉得甚好!”朱标谦逊一笑,心中暗爽:看来这波形象工程做得不错,好感度又刷起来了!

宴会结束后,朱标回到东宫,却丝毫没有放松下来。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虽然今晚扳回一城,但守旧势力根深蒂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强烈反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