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38章 文新肇始,初遇文障

第38章 文新肇始,初遇文障

翌日清晨,晨曦微露,那柔和而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轻轻地洒在了朱标的身上,宛如给他披上了一件璀璨夺目的金色华服。此刻的他显得格外精神抖擞,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自信与从容的气质。只见他手持一份早已精心拟定好的文化革新计划书,步履坚定地朝着国子监走去。

一路上,朱标心情愉悦,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军事改制取得巨大成功时的情景。那次改革不仅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更使得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如今,面对国子监的文化教育领域,朱标坚信自己同样能够有所作为,为大明开创一个文化昌盛的新纪元。

当朱标踏入国子监的那一刻,原本安静祥和的校园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学子们听到消息后纷纷停下手中的书卷和笔墨,好奇地涌向道路两旁,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太子身上。他们都知道太子自幼身体孱弱,平日里深居简出,鲜少涉足此地。然而今天,他却突然现身于国子监,众人不禁暗自揣测其中缘由。

朱标面带微笑,步伐稳健地走进了议事厅。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稍作停顿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先生、同窗们,今日孤前来此处,乃是为了革新国子监现行的教学体系,以期能让我大明的文化得以蓬勃发展,日益繁荣昌盛。”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整个议事厅内,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朱标面带微笑,缓缓起身,双手将那一份精心筹备许久的计划书递到了在座诸位官员面前。待众人传阅完毕后,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说道:“诸位大人,孤今日在此提议,欲在原有的传统学科基础之上,再增添一些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例如算学、格物以及农学等等。如此一来,可以让众多莘莘学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我们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朱标的话音刚刚落下,只听得一阵桌椅挪动之声响起,紧接着便见一位须发皆已雪白的老者霍然站起身来。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国子监祭酒宋祭酒。只见他右手轻轻捋着下巴处那长长的胡须,面色凝重且一脸严肃地高声说道:“太子殿下啊,此事……此事恐怕有所不妥呐!想我大明自从开国以来,向来都是将儒家经典奉为至上之尊,而您所提及的这些所谓新学科,无非只是些不入流的旁门左道罢了,又岂能与古圣先贤留下的至理名言相提并论呢?”

面对宋祭酒的质疑和反对,朱标却是丝毫不见慌乱之色。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先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对方的担忧,然后才语重心长地耐心解释道:“宋祭酒,您所言不无道理,但请您细想一下,如今时代已然在不断向前发展演进,我们的国家也正处于蒸蒸日上的进步之中。若是一味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么最终只能导致我们停滞不前甚至是逐渐落后于他人。至于这些新增设的实用学科,它们绝非是什么旁门左道,恰恰相反,它们皆是能够实实在在地给黎民百姓带来福祉,使得我们的国家愈发强大兴盛的大学问啊!”

宋祭酒紧紧皱着眉头,满脸怒容地说道:“太子殿下啊,老夫在这国子监可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了许多年呐!对于那圣人之学,老夫自认为已参透其中精髓。可如今您要推行这些所谓的新学科,简直就是胡闹嘛!它们只会搅乱那些莘莘学子原本纯净的心灵和思想,让他们分心于旁门左道之事,从而荒废学业,变得不务正业啊!”

一时间,整个国子监的议事厅里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旧有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的思潮在此刻正面交锋,犹如两股汹涌澎湃的洪流相互冲击,激起无数浪花。

坐在首位的朱标却依旧面带微笑,他缓缓转过头去,目光落在身旁那位年轻的学者身上。这位学者便是由朱标亲自挑选出来的革新派代表——陈夫子。只见朱标轻轻抬手示意道:“陈夫子,既然宋祭酒对此持有异议,那么就烦请你来给大家讲讲,这些新学科究竟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吧。”

得到太子的指示后,陈夫子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他先是向众人微微躬身行礼,然后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言辞之间更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国家未来的长远发展,一直谈到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天文学的奥秘探索,再到地理学的广袤无垠;甚至连农业耕种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也都一一涉及,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新学科将会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福祉等等诸多好处。其论述之精彩绝伦,令在场之人无不瞠目结舌、心悦诚服。

一些年轻的学子和官员开始沉思,他们从未想过,除了圣人之言,还有其他学问能够如此实用,如此重要。

宋祭酒见此情形,脸色愈发难看,心中怒火中烧。朱标却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姿态,他深知,这场文化革新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宋祭酒,”朱标的声音再次响起,“孤知道,你一时难以接受,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宋祭酒那张写满愤怒的脸庞上,“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朱标在国子监的书房内来回踱步,日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革新,势在必行!大明要强盛,就必须打破旧的桎梏,拥抱新的知识。可宋祭酒这些老臣,浸淫儒学数十年,岂会轻易接受新学?

朱标深知,操之过急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弹,甚至引发朝堂动荡。他闭上眼,仿佛又看到了前世那积贫积弱的大明,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不,这一世,他绝不允许这样的悲剧重演!

朱标猛地睁开双眼,心中有了决断。强硬推行,只会两败俱伤,不如迂回包抄,徐徐图之。

朱标唤来心腹,吩咐道:“去将皇宫藏书阁中,孤先前挑出的那些孤本典籍,送来国子监。”这些典籍,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其中不乏上古奇书,以及一些早已失传的农耕、算学着作,足以证明新学的价值和渊源。

典籍很快送到了国子监,那些原本反对的官员,看到这些泛黄的书卷,这些典籍,有些连他们都闻所未闻,更遑论见过了。其中记载的许多知识,与他们固有的认知大相径庭,却又有其独特的逻辑和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