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叔把自家的桌椅搬过来,李北辰和梁叔大儿子梁国强以及姐夫吴庭栋,陪着两位家长老爸人坐一桌,女人和其他小孩子坐另一桌。
吃得最快的菜就是酸菜鱼,太香了,这个时代的北平可找不到这样做鱼的,老爸和梁叔姐夫最爱鱼头,反倒是梁婶带来的肉菜还剩了一半,连平日里最喜欢吃肉的小弟也只吃了几块就放下了。
一顿饭两道鱼菜连盘底都没剩,吃得大家直摸肚子。李慕辰、李盼夕跑过来一人抱着一条李北辰的胳膊,边摇边说:“二哥,你做菜太好吃了,比娘做菜都好吃。”老妈口味比较清淡,不像李北辰做的菜滋味浓厚,小孩子肯定爱吃。
“滚一边去,你二哥做菜再好吃,也不能天天给你们做饭。”老妈在旁骂道,老妈这是生怕自己二儿子被大家夸进厨房,成为一名光荣的厨子,那她多年的教育培养可就白费了,将来如果回娘家,还不被几个哥哥姐姐笑死。
“这小七手艺还真不错,比三姐强多了。”三姐李婉秋也在旁说道,这是准备和弟弟妹妹一起组团忽悠。
“你还好意思说,一个大闺女炒个鸡蛋都能炒糊了,将来咋找婆家。”老妈火力全开,坚决阻止二儿子在厨艺上的进步。二儿子是她在老李家生的第一个儿子,这才被老李家真正接受,对二儿子李丽梅格外偏爱一些。
吵吵闹闹一会儿,梁叔家也都撤退了。老妈抱起李盼夕大手一挥道:“二闺女你们先回家吧,婉秋你把碗洗了,小八回屋学习一小时,就可以休息,小七你回屋睡觉吧。”
三姐倒也习惯了老妈的安排,小八比较乖巧,帮着李婉秋把碗筷收拾进厨房才回屋学习,至于李北辰跟二姐道别后直接回屋了。
他是着急看看自己空间里的植物生长情况。意识进入空间,发现所有种子都成活了,大多长势喜人,玉米已经有半米高,几颗果树都成了小树苗。不过稻苗长得蔫了吧唧的,看着随时要挂了,李北辰才想起稻田应该是要有水的,便将稻田的两垄地向下沉了五十公分,再把收入的湖水灌入,还加了一杯空间水。
李北辰忙活完这些,想着自己是不是找机会搞点钱,再弄个铺面做几年生意。现在想弄钱可不容易,大多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去弄钱呢?
李北辰想着是不是去小八嘎银行看看,自从甲午事变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两国民间对立情绪严重,弄得老妈李丽梅经常需要跟别人强调:自己是华国媳妇。该死的小八嘎。或者去几个地痞开设的当铺“借”点,想到当铺,又记得自己老妈的镯子还在当铺,得赶紧挣钱赎回来。
胡思乱想中,中间听到弟弟已经爬上炕了。算了,等明天看看空间里的收获再说吧。
一觉到天亮,起床穿衣洗漱,李丽梅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稀粥,咸菜,二合面饼子,老妈彻底蜕变成国人媳妇了。
吃罢早饭,李北辰跟父母打声招呼,在小妹期盼的目光中,狠心走出家门。今天自己想做的事,小丫头可不适合在场。
先去菜市场,找到卖种子的摊贩,买了一斤麦子种子,人家差点没把他轰走,一斤麦子能种啥?两分地都不够。李北辰拿出从两个混混那里顺来的老刀牌香烟,拿出一颗递给摊贩,笑呵呵说道:“老哥,你这里收不收粮食?”
摊贩是一个30多岁的精壮汉子,接过李北辰递过来的烟,夹在耳朵上,态度好了些:“哦,小兄弟有粮食卖?我这里都收,家里还有一个粮店,低于市价两成,有多少要多少。”
还可以,李北辰决定看看粮食的产量再说。想到自己空间里的鱼又问道:“老哥,我们还钓了些鱼,你们收不收?”
“鱼,如果多的话可以收,120斤一个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