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了十几分钟,在大钟寺附近找了一个两进四合院,房主要两块大洋一个月,李北辰直接给了二十四块大洋租了一年。现在的李北辰,已经没有为几块大洋讨价还价的心情了。
回颐和园的路上路过一家成衣店时,李北辰给家里人都买了一套成衣,妈妈、大姐、二姐都是一身旗袍,老爸是一身长袍,两个姐夫是一套笔挺的西装,三姐是白色丝绸上衣和青绿色的百褶裙,弟弟妹妹都是一套童装,给自己来了一件夹克衫,一条西裤。拎起打包好的衣服出门,将大包捆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在成衣店不远处有一处陕甘面馆,李北辰直接打包了二十个肉夹馍,又要了十碗羊汤,李北辰在店里买了一个小罐子,把羊汤直接倒进去,账房算了下账还不到半个大洋,索性再要了十碗羊肉泡馍,再买一个小罐子,给了店家一块大洋,店家乐呵呵地让伙计帮忙抱着罐子送李北辰出门。看看四下无人注意,李北辰快速地把所有吃食收进静止空间,羊肉凉了可不好吃。
直接回到颐和园找个安静的地方,停好自行车,拿出铁桶,拿出鱼钩挂饵抛钩。钓了两个小时,大概收了四百斤鱼,把一些小点的鱼放进桶里,所谓小也都是五斤往上的。
李北辰忽然想着自己似乎可以开辟个鱼塘。想到就做,把西北角的三亩地向下沉降了三米,收取湖水填满鱼塘,湖里的小鱼小虾都扔进鱼塘,完工。将来有机会再开辟一片海塘,李北辰想吃海鲜了。
李北辰吃了三个肉夹馍,喝了碗羊汤,中午饭算是解决了。躺在草地上,进入空间,发现黑土空间里除了果树外,其他作物都已经成熟了,看着稻株上沉甸甸的稻穗,意识一动,一株稻穗已经脱壳。
李北辰看着手里的稻米,颗颗晶莹剔透,泛着油光,闻着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李北辰留了二十斤大米。其他的全部做种子,一共种了十四亩地,麦子只种了四分地,还得去采购一些,高粱种了十亩,玉米也种了十亩,南瓜种了五亩,土豆种了三亩,花生三亩,芝麻四亩。其他就没啥可种的了,还是要去买点种子。
把铁桶收进空间,李北辰拿出一个布袋放进去五斤大米。将布袋挂在车把上,李北辰骑着车去了利民粮店。快到地方的时候,换上小推车,装上鱼,推着车走到店门口。
秦三爷吩咐店里的伙计去称重,他直接拉着李北辰的手臂,引入后院的正房,还把他大哥秦老大引荐给他。秦老大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相比秦老三显得沉稳一些。
秦老大微笑说道:“小兄弟钓鱼的本事真是让人惊奇,昨天的鱼都已经卖了出去,这些鲜活鱼达官贵人非常喜欢,以后咱们多多亲近,小兄弟尽管放心,我们一定是全市最高价。”
这时伙计进来,告诉秦老三鱼一共532斤,秦老大直接吩咐,拿了十个大洋给李北辰。
“秦大爷客气,这些鱼以后还有,今天来主要是想给二位看一下我兄弟拿来的大米。”说话间把小布袋放在桌子上。
秦三爷抢步上前打开布袋,抓出一把新米,低头仔细观看,秦老大也抓出把米看了一眼,再用手撵着手里的米,低头闻了一下,抬起头眼中已经是一片火热。
“兄弟,你这米有多少?价格怎么算?”秦老大急切地问道。
“大米随时要随时有,开始可能不会太多,后期如果销售的好,量可以加大。”李北辰喝口茶,微笑道:“至于价格,普通大米现在八分钱能买一斤。我兄弟这种米可能会高一点。这样,两位哥哥今天把大米拿回去尝尝,然后我们再谈。”
秦老大点头道:“行,这米的外观无可挑剔,闻着还有一股清香,今天我们尝试一下,劳烦兄弟明天再来一趟,我们详谈。”
“没问题,三爷还要麻烦你给我找五十斤麦子种子,一些常用的蔬菜种子。”
秦老三摆摆手说道:“这不算什么。我现在让人给你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