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帝山四侠
残阳似火,烧红了半边天际,将那通往帝山的黄土官道染成一片血色。
凌剑宵、李逸臣、苏沐雨和周芷若四人,宛如疾风掠过,胯下骏马四蹄腾空,身后滚滚烟尘如怒龙翻腾,那是暗影教如鬼魅般追杀的残痕。
四人身上衣袂破碎,血迹斑斑,却好似浑然不觉,唯有那一双双明亮眼眸中透射出的坚毅光芒,宛如寒星,刺破这血色残阳下的压抑与疲惫。直至身后那片死亡的阴霾被远远抛却,他们才微微收紧缰绳,骏马长嘶,缓缓放缓了疾驰的脚步。
峨眉派女弟子周芷若轻勒马缰,身姿矫健而挺拔,宛如一朵带刺的玫瑰。她凤目含威,环顾众人后,朱唇轻启,声若洪钟:“诸位豪杰,你我四人于这刀光剑影中突围而出,齐聚于此,此乃上苍眷顾,命运使然!这江湖仿若无尽深渊,波谲云诡,处处暗藏杀机。然我等皆身负侠义之心,何不就此结为异姓兄妹,从此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倾尽所能匡扶这摇摇欲坠之江湖正义?”她言辞灼灼,目光坚定而炽热,仿佛那眼中燃烧的火焰,能驱散前路所有的黑暗与迷雾,照亮他们即将踏上的未知江湖路。
苏沐雨恰似一只灵动的小鹿,明眸善睐,光彩照人。听闻周芷若之言,她兴奋地不住点头,脆生生地应和道:“周姐姐所言,正合我意!咱们四人联手,定能如那屹立千年的坚固堡垒,管它前方是怎样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都能被咱们一一踏于脚下!”
她的声音宛如山间清泉,叮叮咚咚,清脆悦耳,满是未经世事的少年人特有的朝气与无畏。那股子冲劲与热情,恰似春日暖阳,温暖而鼓舞着人心,让这凝重的氛围也不禁为之一松。
凌剑宵闻言剑眉一挑,大手轻轻拍了拍马背,沉稳如山地道:“周姑娘提议甚好,只是这荒郊大路之上,岂可行那草率结拜之事。”
言罢,他探手入怀,取出一本古朴陈旧、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山海图》。只见他目光如炬,微微凝注,修长手指沿着那图上蜿蜒曲折的山川脉络缓缓移动,片刻后,抬起头来,朗声道:“依此图所示,向东三百里,便是那传说中的帝山。帝山乃上古神山,钟灵毓秀,仙气缭绕。我们若能在帝山之巅结拜,以天地为证,山川共鉴,方显我等赤诚之心,岂不妙哉?”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犹如洪钟大吕,在这空旷的荒野上悠悠回荡,尽显江湖侠客的潇洒与豪迈,不羁与洒脱。
李逸臣微微颔首,神色间透着几分温润如玉的谦和,轻声笑道:“凌兄所言极是,帝山结拜,方能不负你我这身侠肝义胆之名。”看似一介文弱书生的他,长衫之下却隐隐露出半截剑柄,寒光闪烁,昭示着他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而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江湖高手。
商议既定,四人相视一笑,默契于心。刹那间,马鞭齐挥,骏马嘶鸣,如离弦之箭般向着帝山方向飞驰而去。
一路上,狂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好似江湖中那些看不见的暗流与纷争,在他们耳边低语着、催促着,让他们加快脚步奔赴这场宿命的结拜之约。
道路两旁的景色如梦幻泡影般飞速闪过,青山绿水、荒村野店,皆成过眼云烟。他们的眼中,唯有前路那座逐渐清晰、巍峨耸立的帝山轮廓,宛如一座神圣的丰碑,召唤着他们前去铭刻下属于他们的江湖传奇。
行至帝山脚下,抬眼望去,只见那山峦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山峰在云雾缭绕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神秘莫测,又透着几分庄严神圣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四人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意系于一旁树干之上,徒步踏上登山之路。
山间小径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茂,宛如天然的华盖,将那炽热的阳光遮挡在外,只留下一片清幽静谧。
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和虫吟,更添几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仿佛这帝山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净土,远离江湖的纷扰与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