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模一样的身影在天空中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金箍棒与金箍棒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孙凡和唐僧在一旁紧张地看着,他们都分辨不出哪个是真的孙悟空,哪个是六耳猕猴。
这场战斗持续了许久,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孙悟空终于找到了六耳猕猴的破绽,一棒将其打成了重伤。六耳猕猴倒在地上,现出了原形。眼看就要不行了,孙凡赶紧拿出了江山社稷图把六耳猕猴放了进去,还兑换了疗伤药给小猴子服用。
孙悟空气喘吁吁地走到唐僧面前,单膝跪地:“师父,俺老孙来迟了,让您受惊了。”
唐僧连忙扶起孙悟空,说道:“悟空,你没事就好。”
孙凡也走了过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哥,你可算回来了,刚才可真是吓死我了。”
孙悟空拍了拍孙凡的肩膀:“好师弟,多亏你护着师父,不然俺老孙可就罪过了。”
唐僧微微皱起眉头,目光落在孙凡身上,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与探究:“孙凡,你为何要救这六耳猕猴?它冒充悟空,意图劫走为师,还与你们大打出手,这般恶行,实在罪无可恕。”唐僧的声音平和。
孙悟空也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看着孙凡:“是啊,师弟。这妖怪坏得很,差点就把师父给拐跑了,你咋还救它呢?”
孙凡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唐僧和孙悟空:“师父,大哥,我救下六耳猕猴,并非一时冲动。”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这六耳猕猴虽犯下过错,但它也是天地间的灵物,与大哥有着相似的本领和身世。”
“我在与它交手时,能感觉到它的挣扎与不甘。它如此执着地想要替代大哥,或许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孙凡目光闪烁,回忆起战斗时六耳猕猴的种种表现,“若我们只因它一时的恶行便取其性命,岂不是太过残忍?佛法讲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哪怕是十恶不赦之人,也应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更何况是这样一个灵物。”
唐僧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六耳猕猴行事如此恶劣,如何能保证它改过自新?”
孙凡看向唐僧,眼中满是诚恳:“师父,我将它收入江山社稷图,便是希望能在图中教化它。这江山社稷图乃是一方神奇天地,我可以在其中引导它领悟佛法,让它明白善恶因果。”
“而且,”孙凡顿了顿,看向孙悟空,“大哥,六耳猕猴与你本领相当,若能将它教化,日后说不定能成为我们取经路上的助力。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再多一个敌人。”
孙悟空听了,摩挲着下巴,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师弟这么一说,好像有点道理。俺老孙也不想平白无故打死一个和俺这么像的家伙。”
唐僧沉默良久,双手合十:“也罢,既然你有此想法,为师便同意你尝试一番。但你要记住,若这六耳猕猴再有恶行,绝不可再姑息。”
孙凡连忙点头:“多谢师父应允,徒儿定不会让师父失望。”
此后,孙凡便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化六耳猕猴之中。他时常进入江山社稷图,与六耳猕猴促膝长谈,给他讲述佛法的精妙,讲述世间的善恶轮回。一开始,六耳猕猴满心怨恨,对孙凡的话充耳不闻。但孙凡并不气馁,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在江山社稷图中,孙凡还为六耳猕猴展示了各种美好的景象,让它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与善意。渐渐地,六耳猕猴的态度有了转变,它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眼中的戾气也逐渐消散。
而在取经路上,师徒几人依旧继续前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每一次危机时刻,孙凡都会想起在江山社稷图中的六耳猕猴,他期待着有一天,六耳猕猴能真正改过自新,与他们一同并肩作战,共同完成这西天取经的大业。
经过这场风波,师徒几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西行之路的艰险。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更加坚定了取经的决心。在夕阳的余晖下,他们收拾好行囊,继续踏上那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西行之路,而这真假美猴王的插曲,也成为了他们取经路上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