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四人告别了热情相送的铜台府百姓,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向着西方的灵山坚毅前行。
这一路,山川连绵,荆棘丛生,他们跨越了无数的沟壑,踏破了一双双芒鞋,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一条宽阔且神秘莫测的大河前。但见河水波涛汹涌,浊浪排空,那翻涌的浪涛好似要将天地都吞没,可在这汹涌之下,又透着一股奇异的静谧,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奥秘。
河边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凌云渡。
唐僧望着这汹涌的河水,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喃喃自语道:“这凌云渡看起来如此凶险,暗流涌动,旋涡密布,我们该如何过去?”
孙悟空却满不在乎地在一旁跳上跳下,手中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师父莫怕,有俺老孙在,便是这天河,俺也能给你踏出一条路来!俺一个筋斗云便能翻它个十万八千里,这小小的凌云渡,还能难倒俺老孙?”
猪八戒则在一旁嘟囔,肥嘟嘟的脸上写满了担忧:“这水看着就瘆人,浪头这么大,别到时候没过去,倒把俺老猪给淹了。俺老猪虽说会点水,可这看着也太危险了。要不,大师兄你先探探路?”
沙悟净稳稳地站在一旁,双手合十,神色镇定,说道:“师父放心,我等齐心协力,定能安然渡河。师父平日里教导我们,心诚则灵,只要我们一心向佛,这河水又怎能阻挡我们求取真经的脚步?”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艄公划着一艘破旧的木船缓缓驶来。老艄公面容和蔼,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可那眼神却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他高声喊道:“西去求经人,可要渡河?”
唐僧连忙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老施主,正是我等。不知这凌云渡可有危险?还望老施主能为我等指明方向。”
老艄公哈哈一笑,声音爽朗:“这河凶险与否,全在人心。心若坚定,便能平安抵达彼岸;心若动摇,便是这河水,也能将人吞没。这世间之事,皆是如此,求佛之路,又何尝不是?”
众人听了,心中各有思量。孙悟空第一个跳上了船,还不忘催促:“师父,快上来,有俺老孙在船上,保准没事!”
猪八戒犹豫了一下,咬咬牙也跟着上了船,嘴里还念叨着:“希望这船能撑得住,可别散架了。”
沙悟净小心翼翼地扶着唐僧,一步一步踏上了木船。木船在河面上轻轻摇晃,船桨划破水面,发出哗哗的声响。
船缓缓开动,向着河中心驶去。河水越来越湍急,木船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佛一片飘零的落叶,随时都会被吞没。突然,一个巨大的浪头如山岳般扑面而来,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将整个木船都淹没在了水中。
唐僧紧闭双眼,心中快速默念佛经,祈求平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声音在浪涛声中显得微弱,却又透着一股坚定。
待浪头过去,他缓缓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异常轻盈,仿佛没有了重量,好似一片羽毛,随时都能随风飘起。
再看身边的三位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都面带微笑,看着他微微点头。唐僧低头一看,只见河面上漂浮着一具尸体,模样竟与自己一模一样。他顿时大惊失色,喊道:“这是……”
老艄公却在一旁笑道:“圣僧莫怕,这便是你的凡胎肉体,如今你已脱胎换骨,离了凡身,方能真正踏上灵山,取得真经。这凌云渡,便是你修行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过了此关,你便能超凡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