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的目标要比去年提高50%!”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怔住了。
杨卫国在等待众人消化。
“厂长,这要求太高了,以现在的产量,就算全年无休也没法完成。”一车间主任率先提出质疑。
“所以我们今年必须完成自动化改造!我做过调查,毛熊同类轧机产量,比我们高出1倍!”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轧机的性能不需要提高1倍,只需要提高50%就能完成目标。”杨卫国斩钉截铁道。
“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众人面面相觑。
说得好听,真要那么容易搞,轧机的问题就不会到现在才解决了。
“小王,你对这个轧机最了解,你有什么想说的?”杨卫国望向王德发。
王德发轻咳一声,“我还是以前的想法,咱们厂总共五台JBJ-2型号轧机。”
“我们可以挑选其中一台做实验机,保证生产的同时,结合西方的经验和我们的实情。”
“小范围改动,一步步改造验证,最终达到最佳效率。”
工程师卢伟立刻道:“我不同意王德发同志的说法,这是治标不治本,轧机必须全面改造,否则超50%就是个空谈!”
王德发默然。
这就是他不急于拿出新型图纸的原因。
先不说拿出来这些人会不会信,就算信了,往后的改造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只是个二级钳工,往上有高级工、工程师,再往上有副厂长、厂长。
想要从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必须拿到足够的话语权才行。
易中海为代表的高级钳工接着发言,要抛弃外国的东西,搞自己的一套系统,赶超欧美。
简单来说工程师主张西医,高级钳工主张中医,而王德发则是中西医结合。
几方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争执不下。
“这不行那不行,你们说该怎么办?”杨卫国拍拍桌子。
会议室一阵沉默。
王德发忽然举手。
“既然咱们有3个不同的意见,不如就分为三组,每组分配一台轧机……”
卢伟再次打断他的话,“集中力量办大事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你分三个小组,万一都失败了怎么办?后果谁来承担?”
王德发有些不爽了。
这家伙仗着工程师的身份,总是三番五次否决别人的建议。
“那你说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来!你翻阅了这么多外国资料,该不会连一个合理的方案都拿不出来吧?”
“你还要翻阅到什么时候?”
这可正中了卢伟的软肋。
“请注意你的言辞!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质问我?你是什么学历?你是什么等级?”
“我老师是留学归国的机械大师!他帮助外国西门子公司开发过一款领先时代的电控系统,我……”
“别扯那些有的没的,你就说你现在能不能拿出解决方案?”王德发直接打断。
他不否认留学归国科学家的厉害。
可你也不能老是拿着这名头来怼人啊。
“我老师……”
“就说能或者不能?”
卢伟一时语塞。
他要是可以,还会在这里跟这些人哔哔?
王德发继续道:“分三组后,一旦某个小组出问题,其他两个小组立刻停下,以保证生产不受太大影响。”
李怀德这时也出声道:“我觉得小王的建议有道理,另外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期限。”
“一旦到达期限,哪个小组进展最快,其他两个小组再放弃自己的方案,加入到那个小组中!”
众人纷纷低声讨论起来。
“我同意这个方案!”
“我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