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可能吗?看看历史上的李白,人家一生郁郁不得志。”
“再来说科举,以明朝为例。穿越者穿越回明朝,心想来都来了,就顺便考一个状元吧?”
“不就是背四书五经吗?八股文吗?古代就是一群书呆子,怎么可能比得过我。”
“状元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少古人面容震惊不已,状元可是文曲星下界,每三年天下才能出一位状元。
成为举人后就可以直接当官,状元可是可以直接留在中央当官,未来大官的候补选手。
后世之人如此厉害吗?
叶枫:“很多人都不知道状元的含金量,一千多年的科举华夏也才592位状元,
“只知道一个八股文,认为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就可以了,就可以考状元了。”
“古人是傻逼吗?皇帝是傻逼吗?百官是傻逼吗?”
“他们不是傻逼,背书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属于人人都会的技能。”
“科举是来选拔人才,不是来选拔背书厉害的人。”
“有些古人一辈子都在考科举,都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结果还是不中。”
朱元璋纳闷了,后世没有看过状元试卷吗?怎么会认为状元这么好考。
背书谁不会,咱要一群会背书的人干嘛?
“为什么,因为科举它不单单只考八股文,明代的科举它考很多,一八股文,需要根据考题写作符合格式要求的文章。”
“通俗来讲就是写作文,只不过范围被限制了,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用四书五经来解释证明。”
“二经学、史学,考验你对儒家经典的理解,也不是默写,是理解,进行经典的注解、引经据典、分析历史事件等等。”
“三,时政议论:相当于我们考公的申测,对热门事件的分析原因,解决方案等等,考公的难度不用我说了吧?”
“时政议论也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古代的信息传递极为落后,大部分人书也不多,只能苦读四书五经。”
“但时政议论不是读书就能解决还要见识,需要你对事件有所了解,需要考虑当朝皇帝和主考官的想法,以及社会各方的态度。”
“这一部分要花钱,收集各种情报。”
“了解皇帝和主考官的偏好。”
“拿到题目后,要这么答既能展现你的才华,又能让主考官和皇帝认为你很不错。”
“你要是在时政议论里面偷偷骂皇帝,嘲讽百官是废物连这都解决不了,你百分之一百落榜。”
“以上还只是考试内容。”
“更不要说准备考试的那段时间了。”
“在和大家普及一个观点,古代的寒门是落魄的贵族,底层百姓基本上很难供养出一位读书人。”
“在古代普通人基本上很难突破阶级。
特例不代表大众。”
不少年纪较小的观众恍然大悟,原来科举要考这么多东西,还以为就考一个八股文。
不少的寒门子弟听着时政议论脸上浮现出苦笑,他们哪有人脉去了解主考官的偏好,更不要说花钱送礼了。
他们游学拜访名师不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底蕴,而不是千篇一律。
叶枫端起水杯轻抿一口,神情自然,道:“各位,不要把古人当成傻子。”
“古代只会比现代残酷百倍,要是古代那么好,先辈为什么拼了命的要结束那该死的封建社会。”
“解放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
“幻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说到这里,叶枫挤压许久的情感终于忍不住了,不解道:“我看了很多古代穿越文。”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对皇帝这种生物非常崇拜,甚至神化皇帝,希望皇帝永远统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