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张乐。”张乐和副院长握了握手,没多废话,直接说起了捐助的事。
“是这样的,我是从港岛来的商人,看到一些宫殿年久失修,而博物院这边又经费不足,作为华夏子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就想捐些钱,略尽绵薄之力,特意问问咱们博物院能接受外界捐款吗?”
“呃”副院长没想到张乐这么直接,一时没反应过来,顿了下才说“原则上我们是不接受外界捐助的”。
看了看周围的同事,看他们都点了头,副院长才继续说“但目前博物院资金短缺,一些宫殿急需整修,体谅到您的心意,所以我们勉强还是可以接受您的一些捐助的。”
“我的打算是这样,每个季度给博物院捐二十万港币,支持宫殿整修,如果一个季度里你们把二十万花完了,那再联系我,我再给你们二十万,这样的捐助你们可以接受吗?”
张乐不会捐太多,捐太多的话很容易被别人贪了。此时二十万港币约合二十万内地币,可是一笔巨款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于副院长很激动,事实上他也不忍心见到故宫这么破败的样子,早就想整修故宫了,可动辄数万的整修费,上面根本不批。
“太感谢你了,张先生。”这位头发花白的副院长激动之下竟然要给张乐鞠躬。
“使不得,使不得。这是我作为华夏儿女应尽的责任。再说了,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受不了您这么大的礼。”张乐赶紧扶住了这位老人,让这样的老人给自己鞠躬,张乐怕会折寿。
“就凭你捐的那些钱,你也配得上我给你鞠躬。既然你不想我给你鞠躬,那要不我亲自领着你在这故宫转转,给你讲讲这故宫的事儿吧?这你可不能不答应了。”
“那就麻烦您了”看副院长心情有些激动,张乐就答应了,跟在副院长身后,在故宫挨个宫殿转了起来。
“对了,副院长,您知道故宫日历吗?”转了几个宫殿后,张乐就说起了之前他想到的那个法子。
“故宫日历”副院长想了想,“我知道一点,就是把故宫的文物印在日历上,再卖出去,那是民国那会儿的事了。有几十年了吧。我们之前也想办过,可惜没办成。”
故宫日历在几十年前的民国时候可是风靡一时,连续出版了五年,非常火爆,被评为当时的“头号社交礼物”。
民国时代的人形容这本日历是“震铄世界”,“独霸天下”,“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
作家梁实秋还在信中提过获赠故宫日历的事:“顷接故宫日历一册,既有阴阳日历可察,复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赏二月二十与五月廿四重复,实日历中最佳之作,拜领谢谢矣。”
梁实秋居然发现故宫日历中有重复的两张图,可见他看的有多仔细。
这么有比格又有文化品味还能赚钱的东西,张乐当然要传播出去,让欧美那群人见见什么是真正的文物。
“院长,我也是偶然听过故宫日历的事,就想再做一做这故宫日历。我打算让故宫这边负责提供文物照片资料,我们负责制作销售,销售利润咱们二八分成怎么样?”
“张先生为我们捐了那么多钱,我们应该免费帮你提供照片资料,分成的事就算了吧。”院长根本没想要分成。
“我也没必要占您和故宫便宜,把故宫这边的利润加到捐助上行了。”张乐这次和故宫做生意没想赚多少钱,只是想让世人尤其是港岛那边的都见识见识华夏文化,毕竟都是种花家,总要对自家东西有些了解。
“我加到捐助上,您可不能再推辞了。”张乐还是想给故宫多捐些钱。
“那……我就代表院里收下了。”院长没再推辞。
之后又谈了些合作的事,在故宫吃了顿饭,张乐才离开故宫。
把故宫日历的事跟霍健宁说了说,张乐登上了回港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