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们看在眼里,不明就里。
韩德让的汉化改革此时还没进行多久,主要在官职,国策,文学,执政,军队等方面,对于医学等方面不甚重要的部分还没有开始推行。
没有读过伤寒杂病论的辽军军医并不是无能,而是见识浅薄而已。
哪怕在大宋行医,一大半的医生也没看过伤寒杂病论。
出名的神医,一半是系统的学过医书,另一半纯粹是看运气。
就连到数百年后的大清国也天天有人因感冒而死,更遑论现在了。
忙活一通,熬好麻黄汤,等到汤由热变温,赵勾才端进营帐。
结果,被耶律隆绪指派过来照顾萧观音奴的一个老嬷嬷阻挡了。
“这是什么东西?如果迁奚大王出事了,你担得起责任吗!”
这就是小瞧人了。
赵勾也不和她啰嗦,无数事实证明,和老嬷嬷们争执是愚蠢的。
赵勾走出营帐喊进了那个虎背熊腰灯笼眼的大汉,直截了当的说道:“我手里这碗汤能治好你家大王,但是她不让你家大王喝。你看着办吧。”
大汉两眼一瞪,一只比赵勾脑袋还大的毛茸茸大手直接把吓呆滞的老嬷嬷拎起扔出了营帐。
是真的扔出去了。
赵勾清晰的听到了老嬷嬷落地的声音和随之而来的哭喊声和咒骂声。
大汉对赵勾说道:“你只管给我家大王喝汤,治好了我吕大熊给你磕头谢恩,治不好也没事,我刀子快,一刀子的事。”
然后,留下愣愣的赵勾就出去继续当守门神了。
老军医们打了个哆嗦,吕大熊临出营帐前瞥向他们的那一眼里,杀气十足。
赵勾苦笑一下。
想在封建社会里活下去,真难。尤其是当你和掌权者对立的时候,分分钟有无数誓死效忠的愚忠死士让你见识到他们的强大。
能战胜封建帝王的,唯有人民战争。
而能带领人民起来战争的是谁,就各凭手段八仙过海了。
连续三天九碗麻黄汤下肚,萧观音奴终于开始退烧了。
赵勾松了口气,天天被吕大熊瞪着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受。
军医们也松了口气,脑袋总算又一次的保住了。
耶律隆绪和萧绰也松了口气,只要萧观音奴不死,迁奚六部就还是大辽国最彪悍的勇士。
至于那些享受了数十年的契丹贵族兵,已经被耶律隆绪在心底打进了冷宫。
赵勾也受到了萧绰和耶律隆绪的口头嘉奖。
吕大熊真的给赵勾磕了几个头,结结实实的那种,拉都拉不住。
“我要是追求你家大王你能同意不?”
“需要俺给你把风不?”
赵勾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古人同志。
萧观音奴恢复清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往赵勾的屁股蛋上拍了一巴掌。
“小狗子,我等你长大娶我哦。”
赵勾捂着屁股蛋,咬牙切齿的说道:“不娶!娶你进老赵家我怕我活不过三天。”
脸蛋红红的萧观音奴眼波流转,吧唧在赵勾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谢谢你救我。”
“不用谢,以后给我生个儿子就行。”
“啐!还真蹬鼻子上眼啊!”
啪,赵勾的屁股蛋上又挨了一巴掌。
捂着屁股逃出迁奚大王营帐的赵勾觉得要不是自己太小,一定要让这娘们知道什么叫男子汉大丈夫。
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