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在看仓促之中刊刻出来的《射雕英雄传》,看到郭靖、黄蓉浪漫纯真的爱情,不禁无限向往,以及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誓死镇守襄阳,抵抗异族,柳如是心里想道:“他这是在回应我吗?”
至于董小宛和陈圆圆,冒辟疆和董小宛今年在苏州有过一面之缘,但也仅此而已,而冒辟疆和陈圆圆的恋情,要从崇祯十四年才开始,陈圆圆此时还没见过他呢,如今这些时日的交往,杨川都给她们很厉害的感觉,但兴许交流得少,更多的是觉得他神秘,一时看不透。
白天杨柳斋继续开张,吴县的一些诸生,在傍晚最先来买《射雕英雄传》,杨柳斋定价八钱银子一本,因为杨川的上本《红楼梦》引起了不小反响,并且这种反响还在持续发酵中,一些人便不犹豫地购买了,还有一些是给金圣叹面子。
过两日冯梦龙在长洲老家读完此书,在评本中写下代序:“实乃借古喻今之作,借古游侠之风,开一代先河……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杨柳斋想不到的是,吴县、长洲县衙的人也来购买,想想她们就明白了,黄巡抚喜欢杨川小说,这种讨好上司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大明很多大官都对《金瓶梅》珍藏密敛,禁止不下来,而杨川写出了类似于《金瓶梅》的《红楼梦》,并完全超越,他署名的第二部作品,自然也有读者。
因此杨柳斋、书种堂的《射雕英雄传》,在崇祯十三年秋一度脱销。
而此时,乘坐三吴浪船南下的杨川,也重新回到了吴江。
再次进入盛泽,映入杨川眼帘的是一片片倾塌的房屋,以及随处可见的难民,洪水退出镇中心之后,盛泽富户也纷纷关门不卖米,斗米涨到三四钱银子,尤其是原先居住的十间楼附近巷弄,一片废墟。
单福破口大骂,他在此处有房产的,杨川却无喜无悲,他没在盛泽买房,啥损失都没有,但柳如是的归家院,也在倾塌之中,杨川心想,这样一来,柳如是的家,就只有杨柳斋了吧……
“杨兄,我说你也该雇几个人使唤。”骂完之后,单福似乎随意地唠叨,但眼神却似乎闪过看不起的意味,杨川也算有点名气、财产的人,穿着不鲜艳、没有使唤人,就会引起身边的人侧目。
杨川仿佛看不到他那种眼神似的,此时却有一个老汉,头发蓬乱肮脏,捧着一个沾泥的破碗来到他们跟前,弯腰,嗓音沙哑而又有气无力的,几近哀求:“大爷,赏口饭吃吧……”
这回轮到单福作出仿佛看不见的样子,不想这老汉再三哀求,跪了下来,单福厌恶地使个眼色,他带来的两个人便拿出几个铜钱,滴溜溜地丢进破碗里面,老汉连连磕头。
杨川漠然地看着,听那声音,忽然眼神一凝,在那些铜钱上看了几秒,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钱了,说不定都不是铜钱。
明末有一本《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教人分辨假钱,因为明末的私铸钱,十分泛滥,但一般不识字的小民,又如何能辨别?
再想想单福是牙行的人,牙行采买东西,最爱拿假钱欺负平民的……
如今有了钱的单福,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再看那老汉的脸庞轮廓几秒,一直冷漠脸的杨川才出口道:“你是……”
【注释:宋应星《天工开物》:三吴浪船……必造窗户堂屋……行人贵贱来往……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苏松》:牙侩买棉……多用赝银,有撺铜、灌铅、淡底……欺侮愚讷。
《云间杂识》卷六:(私铸钱)巧立名色……以药煮铜,名曰兑头……严禁此风,终不能革。
《明季北略》:(崇祯末年)纹银一两,买钱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