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的东海我的家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乔治上校和叶卡婕琳娜的战场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乔治上校和叶卡婕琳娜的战场

三、大量的炮兵参战,炮火准确猛烈,为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10月29日,我反击部队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恢复上甘岭表面阵地的战斗即将打响。30日22时,密布在五圣山方圆十几里的山谷中的我军各炮群,突然咆哮起来。无数炮弹掠空而过,一道道炮弹出口的红光,像闪电一样劈开了漆黑的夜空。5分钟后,炮火延伸,接着响起“哒哒”的机枪声。敌人以为我军反击开始了,纷纷跃出工事。隐蔽在山背后的敌人预备队也蜂拥而上,企图像往日那样先我抢占阵地。但敌人没想到,已经延伸的炮火,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倾泻,1万多发炮弹铺天盖地落到敌人阵地。已经展开战斗队形的敌人还没有接触我进攻步兵,就被炮火吞没,尸首四处飞扬。

炮兵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炮兵以准确而猛烈的炮火,有效地支援了步兵,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根据志愿军炮兵指挥所统计,此役总共消耗弹药40万发,这在我军炮兵作战史上是空前的;炮兵共毙伤敌人12800人,占歼敌总数的半数以上;击毁坦克28辆,汽车33辆,毁伤火炮112门;另外,高射炮兵毁伤敌机201架。连美军也不得不承认:“中**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美国的战地记者认为:上甘岭“战斗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外国通讯也称:共军的炮火经常使“进攻的联军陷于瘫痪”,“使那些爬上山顶的联军全军覆没”。

四、坚固和完善的坑道体系,是保证上甘岭战役持久防御从而致胜的重要条件

构筑坑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志愿军投入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据统计,至朝鲜停战,志愿军构筑的大小坑道总长1250多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6250公里,比中国的万里长城还要长,共开挖土石方6000万立方米,如以一立方米排列,能绕地球一周半,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给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沮丧地写到: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曾经自吹打败天下无敌手的美军不得不承认中**队是世界上的“头等陆军”。

首先,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削弱了敌人火力优势的作用。客观上使我与敌在装备上的极大悬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为我挫败和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基础。战役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坚固的坑道工事做依托,在敌人以绝对优势火力对我实施疯狂的、持续的、旷世罕见的猛烈轰击下,要夺取战役的最终胜利,将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其次,坑道工事也为我长期固守和与敌反复争夺创造了有利条件。即使我表面阵地被敌占领,部队也仍能坚守坑道,从坑道内不断以小分队主动出击,零敲碎打的收拾敌人,破坏其修筑工事,使占领我表面阵地的敌人,如坐火山之上,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利用坑道囤积了大量粮弹,从而保证坑道分队的生存,不仅大量消耗阵前之敌,也为最后的反攻储备了有生力量。

五、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还仰仗于后勤保障有力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在空中、地面、海上、前方、后方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战争不仅在前方打,也在后方打。而后方的战争,不仅决定了前方战争的规模,而且也决定了前方战争的成败。

在上甘岭战役,阵地上进行激烈、反复的厮杀,志愿军后勤战线也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后方时刻关注着艰苦卓绝的坑道部队,因为谁都明白,只有坑道部队的坚持,才能消耗敌人,才能赢得准备反击所需要的宝贵时间。有时送一袋萝卜或一桶水,往往有许多同志献出生命。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秦基伟深情地对十五军后勤部部长尤继贤说:“打罢上甘岭,给后勤记头功。”

六、在上甘岭战役中,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援和鼓舞

总结对比这三场攻防战,我有一些体会。

1、每一场战争都由两个战场组成,正面阵地争夺和敌后情报侦察和反侦察。黑丛林特遣队、蝴蝶小组与日军的芒市一号的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在现代战争中,情报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远程制导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

2、每次战役都需要进行战前侦察,明确敌我态势,知己知彼。再确定战役目标和布置兵力。

3、阵地阻击战在迟滞敌人行动的同时,可以适时运用迂回战术,敌后或侧翼攻击敌人的攻击部队,迟滞敌人进攻打乱敌人部署,最大程度的拖延时间,为主战场的胜利争取时间。

4、进攻与防御是相互转换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阵地阻击时要懂得适时出击,最大限度迟滞敌人的攻击,拖延时间。进攻时,要懂得防御,进攻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占领预定阵地,达到战役目的,在这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损失,在进攻遇挫情况下,要适时分析情况,对进攻目标进行重新确认,适时改变战术,最大程度地达到进攻目的,不可一味蛮干,而造成不必要伤亡。

5、山地进攻,仰面而上时,面对敌人的碉堡群及相应防御工事时,要利用小股部队,逐个击破,逐地占领。不应在强大的碉堡群和防御工事面前,进行大部队无谓牺牲的自杀式充分。

6、在敌劣我优的态势下,将帅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合理运用资源,争取以最小牺牲的代价,夺取胜利。该影片中,就反应出将帅,持优势而自傲,在敌劣我优的情况下,一味采取自杀式攻击,导致松山战役,中**队以20000对1260,,且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和远程炮火力量的情况下,伤亡7700余人,是不应该。战场上需要猛将,更需要智将。

7、预备兵力及增援部队的使用,在处劣势情况下,要将自己的有限力量投入到决定性的战场上去。日军在滇西战场上,明知缅甸增援部队不能到达时,为保腾冲而抽调松山兵力增援腾冲,使滇西战役的重点松山战场上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不足1300人。

8、阵地战要时刻与运动战相结合,寻找突破口,不能死守一地或者死攻一地。台儿庄还是这个松山,给人感觉国民党军队打仗只会死咬,不会以小博大。最明显之处,虽然打胜了,但伤亡往往比对方大。

9、人民战争的形式是在反侵略战争中,有效发挥反侵略力量的战争组织形式。

遐想下:松山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围困松山进行炮火打击的前提下,直下腾冲和龙陵,并运用南天门等地理优势,进行围点打援,牵制敌第二、第三十三师团,最大程度的削弱敌有生力量。等失去外部支援后,对松山固守之地,进行逐个、逐步蚕食松山。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解除敌人武装,消灭敌人。

哈哈哈,乔治上校厉害,分析得很到位!

雷电少校赞赏的说。

嗯,不过,明天战场上才知道,是不是赵括吧!

龙渊教官,撇撇嘴。

好。战场上见!

我淡淡的说。

第二天早上8点,我带领盟军,登上了L**登陆舰,向大金山岛进发。

报告乔治上校,今天的风浪有点大,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我的副官,我的爱人,叶卡婕琳娜.妍儿,担心的对我说。

哈哈哈,乔治,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和东海舰队在附近训练的一支编队联系过了,如果这个老式的登陆舰出了问题,他们15分钟内,就能赶来救援的!

雷电少校笑着解释。

谢谢!我们的军人!

我感激的敬了个军礼。

报告上校!离登陆点只有1海里了。

舰队指挥官,退役海军士官,蓝海军,敬礼报告。

Ok!舰炮对海滩开火,炸出一个登陆场,同时,舰载无人机,立即起飞,对敌军海防纵深的坦克,进行无差别轰炸!

我回了个美式军礼,洪亮而简短,下达命令。

是的!少校!开炮!无人机起飞!

舰队指挥官,高声下达命令。

叶娜副官,传我命令,各连准备战斗!我们要趁炮火延伸,踩着炸点,发起进攻!光荣和胜利,属于盟军!执行吧!

我对副官命令到。

是!全体都有,准备战斗!

副官,在对讲机里,传达了命令。

嗯,目前,有点像那么回事!

少校雷电,欣赏的说。

海滩方向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也有烟雾出现,火光冲天,这些镭射武器,模拟实战效果,真的很不错。

空中,无人机,战斗机和轰炸机编队,呈最下面两架战斗机,双机编队,前出,高速掠过大海。

负责定点对付敌军的坦克炮,下面还有一架,保护轰炸机编队。

几分钟后,登陆舰,放下了巨大的笕桥,六个连的士兵,随即冲下去,涉水,冲向岸边!

战斗正式打响!

10分钟后,六个连,在滩头,顺着舰炮引爆的地雷烟雾,迅速建立了三个登陆点,士兵们,有的跟着炸点,猫着腰,端着枪,一边射击,然后卧倒,再爬起来,慢慢冲锋;也有的,趴在海滩上,对着龙渊教官领导的敌军碉堡,猛烈射击。一边射击,一边匍匐前进。

也有的,踩中地雷,“牺牲”了。

整个海滩,枪声,地雷爆炸声,响彻云霄。

敌军的G-34镭射轻机枪,发出撕油布的刺耳的噪音,不断有士兵“中弹”。

副官,立刻联系无人机作战分队,查明轰炸效果!

我和副官,在登陆舰的舰长室里,对着墙上的实时战场全息图,分析。

报告上校!无人机发回战果,第一波轰炸,炸毁敌军坦克6辆。请示下一步作战命令!

副官紧急报告后,也紧盯战场全息实时地图。

突然,龙教官,敌军总指挥,埃尔温少将,休假归来,立即组织30个地堡的敌军,通过事先挖好的沙滩地道,将G-34镭射轻机枪手,集中在我们目前的三个主攻方向上。这样,正面火力密度达到了每个方向11挺,骇人听闻哪。

在密集机枪火力压制下,不断有盟军士兵倒下。

副官,立刻传令,无人机轰炸机返回,轰炸那三个火密度加大的碉堡。

无人战斗机,战场警戒,伺机对其他碉堡,发起扫射。

舰炮,对准海滩,自由速射!再炸出1-2个登陆场。

我的命令一连串发出。

是!上校。

副官大声说。

命令很快下达。

好啊,现在是时候,分出一支队伍,去阻止敌军坦克,过来了。

我戴上墨镜,一只手,举着春天步枪,一只手,拎着马鞭。

警卫班,跟我走!

哥们意气风发的,大步走下甲板,跳到海滩上。

副官,通知3、4俩兄弟连,迅速向西100米处靠拢,我们得去阻止敌军的坦克。

在轰炸机的轰炸下,敌军的四个碉堡,被炸“哑巴”了。

士兵,正沿着敌军的碉堡,分散攻击前进。

也有人,踩中地雷而倒下,

3、4连长,很快来到我身边。

报告上校,我们3连,现在进攻很顺利,为什么要撤出战斗?

一个身高180以上的连长,很不理解。

啊,你没看时间吗?敌军的剩余坦克,要向海滩进军了!如果,他们冲过来,我们会变成活靶子的,不是吗?

我耐心解释。

我不去!现在正打得过瘾哪!

连长,很不情愿。

那么,你愿意我们被坦克屠杀吗?

我的脸色有点铁青起来。

反正我不管,你派其他连去吧!

厉害,战场抗命。

“将军,你的个子高出我一头,但是你不听我指挥的话,我就马上消除这个差别.”

我非常迅速拔出手枪,顶住他的背。

好吧,上校,我服从!

不情愿的嘟囔了一句。

牺牲了10多个踩雷的兄弟后,我们终于绕到战场的西南角。

上校,现在怎么办?

离敌军坦克出发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

嗯,我们的士兵,火箭筒使用还不熟练,看来,必须增加点助手了!坦克锥,是不可能了!

我也很焦急,由于无人机的轰炸,有偏差,现在,敌军还有19辆45吨坦克,加上,埃尔温少将,这个“沙滩之狐”,集中机枪射击的干扰,耗光了我军轰炸机的宝贵炸弹,现在,我们只能靠火箭筒了。

啊,上校,请问,什么是坦克锥?

4连长听到新名词了,他问。

嗯,其实反坦克锥就是用混泥土浇筑而成的三棱锥,它被布置于作战区,形似金字塔,约半米高。这种反坦克锥其实构造非常的简单,成本也是极其低廉,也正因为如此,在二战时期它被大面积的用于地面防御,这种东西跟武器装备不一样,发动点当地平民就能修它个几百上千座,技术含量极低,但作为进攻方,想要拔除它却要费很大的力,耽误部队的行进时间,所以反坦克锥对于坦克部队来说,虽称不上是噩梦,但也足够恶心一阵子的了。

反坦克锥和金字塔一样,有三个平面,当坦克想要通过爬坡的方法来翻越反坦克堆时,会因为两个履带都在三角锥上而没有着力点被卡在上面,就像是被千斤顶给顶起一般,就算是坦克能找到着力点加速,也是不可能摆脱反坦克锥的支撑的,因为在坦克的带动下反坦克锥每滚动一次就会把一个棱角翻上来,那么坦克终究还是会被卡住,不爆破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反坦克锥密集的地方,坦克是根本无法横行的,二战时德国是最多使用反坦克锥的国家,德国人将其称之为“龙牙”,寓意为牢不可破的防线。

反坦克锥之所以能够成为二战时的重要武器,也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多以地面装甲部队开展战争,国与国之间打的是高消耗战,反坦克锥虽不能直接对坦克造成杀伤,却能给敌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相比较其它反坦克武器来说,它更实用。不过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这种武器显然已经有些过时了,因为现在讲究的是精确打击,二战中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不再容易看到,所以反坦克锥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

现在怎么办?

.3连长也着急起来。

传令,3连、4连,以排为单位,在我指导下,立即挖掘六道,环形戈兰壕!

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种办法,对付坦克。

戈兰壕是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为了阻挡叙利亚装甲旅而挖掘的一种反坦克壕。因为战斗发生在戈兰高地所以被成为“戈兰壕”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面同时对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拉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在北线,装备着800辆苏制T-62主战坦克的3个叙利亚装甲旅引导着3个叙利亚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当时,T-62主战坦克是性能不错的坦克,装甲防护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

面对滚滚而来的铁甲洪流,防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仅拥有60老式“谢尔曼”型坦克。强弱之势有如霄壤,看来以军难逃一劫。不料,开着最大油门前进的叙军坦克车队竟被挡在了戈兰高地的一条壕沟之前,一筹莫展。

位于叙以边界、总面积为1176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形似一座巨大的平台,居高临下,将整个以色列东部平原尽收眼底,也俯瞰着以色列最重要的水源―――太巴列湖,对以色列有着生死攸关的战略意义。为控制戈兰高地,叙以两国曾多次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那场战争中,帮助以色列成功化解叙利亚方面压倒性装甲优势而取得胜利的竟是“土得掉渣”的一道反坦克壕。

这条壕沟是以军挖的,防守戈兰高地的以军虽然人数少、装备差,却在战术打法上大有讲究。壕沟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按一般构筑反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应堆在两侧。但以军却一反常规,将积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

这壕沟让叙军伤透了脑筋,用推土机填平它吧,由于积土全部堆在以军一侧,而且戈兰高地是结实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机铲不动硬地,无土可填。无奈中叙军只得将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仅有2米多高,壕深却有9米,白白折损了不少坦克,依旧只能“望壕兴叹”。

叙军只好拿出最后一招,用坦克架桥车架设车辙桥,可是又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不动就翻入壕中。

侥幸过来的坦克命运更加悲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以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经过4天的战斗,叙军不仅未进半步,反而在反坦克壕沟两侧,丢下了250 辆坦克和260辆装甲车。这一带因此以“泪谷”而名闻中东。以军就这样巧用一道反坦克壕,成功地迟滞了叙军的攻势,为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当以军转入反攻时,推土机轻而易举地将积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桥”,保障部队迅速通过发动进攻。战后,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时的“戈兰壕”。

我一边讲解,一边带领大家,用工兵铲,挖掘起来。

还好,沙滩松软,我们很快就挖好了3米深的戈兰壕。

没有时间了,不可能挖很深了。

等敌军坦克,跌进壕沟,再往前跃出时,我们的火箭筒,对着其缓慢蠕动的肚子,开火了。

消灭了敌军坦克后,我军挥师东进,和海滩上还在苦战的兄弟连,一起,逐个逐个碉堡,攻坚!我用春田狙击步枪,消灭了30多个敌军,还救了3连长,赢得了战士们的无比拥戴和敬佩。用火箭筒和手雷,付出了4个连的“伤亡”,终于全歼了守敌!

胜利了!

盟军幸存战士,互相拥抱,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下午的“松山抓鼠”,更加惨烈!

简单描述一下。

敌军在上山的路上,设置了两个交叉的碉堡,牢牢的封死了我军的道路。

7个连,根本没办法,全面展开。

牺牲了几个试探火力的战士后,我当机立断,用挂钩在山背面的大树上的办法,上去了3个连,先回头用手雷和火箭筒,付出了一定牺牲后,消灭了正对上山道路的两个火力点,在山顶会师后,三人一组,使用倒三角伏击和搜索队形,从上往下,一个地道,一个地道的,同时多点攻击。让敌军无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在付出了三个连的“伤亡”后,终于,将洞里和碉堡里的“老鼠”,消灭完了!

下午,我又“打死”了20多个敌军,

总结和表彰会上,雷电少校和龙渊教官,对我由衷的敬佩。

嗯,不错,胸中有点雄兵!

雷电笑着夸奖。

可以啊,不但狙击水平高,还会带兵!你,毕业了!

龙渊教官,主动给我敬礼。

嘿嘿,谢谢你们的指导和帮助!

我也赶快回礼。

回到家,妍儿做了好几个菜,犒劳我。

晚上,辅导完儿子家庭作业后,我们回到客房。

在大床上,如花丽人,娇媚红颜,一脸崇拜。

于是,我继续作战,但这次,是为了,爱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抛夫弃子求真爱,被白月光渣了你找我?玄天神医我的人生无限抉择大院人家针破苍穹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谁说当舔狗蠢啊,当舔狗可太棒了!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重生77,从拒绝村花开始逆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