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四八二临高女校(中)

四八二临高女校(中)

“好啦好啦,都别抢,人人有份的……二丫,把这包玉米给佩佩她们送去。我专门挑的糯玉米,又甜又软。嗯,这是市场上新出的炸薯片,有番茄味和奶油味两种……没错,又是短毛弄出来的新东西,味道可好了还有……咦,圆圆咱们说好的,你只能吃一个烤山芋,不许多吃,否则真要成小胖猪了。”

“呜……”

自从进了女校以后,就连零食都受到严格控制的临高程县令家那位宝贝千金手捧一个香喷喷烤芋头,万分不舍的看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啃了一小口,含在嘴里半天都舍不得咽下去……这种习惯在后来居然为她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准婆婆家在考察未来儿媳妇时觉得这种细嚼慢咽的动作极有大家闺秀风度,连声夸赞程家的家教好,于是果断为儿子求娶。而程太太也因此对女校的教育水平非常满意,专程送了一块大匾上门感谢他们把自家的滞销货给包装成了光彩照人的“淑女”。

不过此时此刻的女生宿舍中,这些未来淑女们却仿佛小耗子似的嘁嘁嚓嚓忙着啃玉米,咬薯片……各类小零食吃得不亦乐乎。直到距离大门最近的那处宿舍方向传来一片“吴姑姑好”“李嬷嬷辛苦啦”之类的问候声这是那边姐妹在给大伙儿报信了。

全宿舍所有人立即飞速行动起来,不管吃完没吃完的东西统统往角落里一塞,把窗子打开散散味道,然后再随手抓一本书往脑袋上一扣,端端正正的朝桌前一坐……等夜间查房的几位姑姑嬷嬷过来推开房门时,便看见一屋子小姑娘,连同那个最调皮的张小妹在内,一人头顶一本书,腰杆笔直的坐在那里,正互相讨论着白天课程,很是认真的样子。

来自大明宫廷的吴女官满意点点头,转头向旁边另一位也是专门被聘请来,以前专门充任大户人家教养嬷嬷的李姓老妪说道:

“看来那西洋教法,倒还有点用处。头上顶个东西,坐姿仪态果然就端正了许多,而且也能时刻保持。”

“真的呢,但也多亏了吴尚宫慧眼,同意用了她的法子。”

旁边李嬷嬷连连点头,满口赞同之言学校老师之间也分三六九等的,琼海军自己的短毛女教师自然地位最高,然后便是象吴女官这样从北京紫禁城里来的“高级顾问”而那位专程从吕宋请来的朱丽亚嬷嬷也被当作引进人才的“外教”至于她们这些仅仅从广州,琼州当地招募来的,只能算是普通教职员工了。

不同地区的老师在教学方向上也有不同想法,比如那位来自西班牙的朱丽亚嬷嬷就总想劝导学生信奉天主教不过学校方面对此很警惕,聘人进来时就和她签订过条款:严禁在学校里宣扬宗教思想。最多允许讲些圣经故事之类开阔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好让这帮丫头学成毕业以后,和大明本土女子相比起来能显得与众不同无论在什么时代,拥有异域风情总是更能吸引人一些。

而吴女官则希望能把诸如女诫女论语内训之类明代传统女性道德书籍作为教科书使用,不过这种想法同样没有被校方完全采纳校长胡雯对于这类封建旧思想的反对态度和反对宗教迷信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更有过之。在她眼里,这些古代女训根本就是禁锢妇女思想的枷锁,早应该彻底打破才对。

不过在这方面宋阿姨却抱持了不同意见,她觉得作为一所明代的女校,你教出来的学生对这些当前社会公认的妇女准则一窍不通,或者是完全不放在眼里,这终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风俗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在人心中发挥作用,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在短期内能见效的事情,要想改变明朝女性的思想,首先就要贴近和了解她们的想法,光是简简单单一句“封建糟粕,要彻底抛弃”,并不能解决问题人家也可以完全不理你。

“既然自信我们的理论能够胜过这些古代女训,那为什么要害怕让她们接触这些东西呢?就让姑娘们学么,同时也把我们的理论与其摆到一起,孰好孰坏,人家自然会做出选择。”

宋阿姨的话让胡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她在和吴女官沟通过之后,同意将所谓“闺阁女四书集注”即东汉班昭所作的女戒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明成祖徐皇后所作的内训以及明代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这四本书作为女校的参考教材,以体现出她们临高女校对传统的尊重……

不过在吴女官的严厉管教,以及胡雯等人有意无意的纵容下,这种学习通常是以惩罚的方式进行如果有哪个姑娘犯了错误或者不听话,对她的惩罚就是抄写和背诵女四书。因此后来在女校毕业的姑娘们虽然对这四本书大都有所了解,但提起来无不怨气冲天,心理上绝对没什么好感。

眼看着跟前头的差距越来越大啊……票票有木有?宜搜ysxiashu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源王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封州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紫鸾记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