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到考题的不止陈氏一家,校考时间的敏感程度,注定每个书院都会将上元诗词准备妥当。
只不过没人料到这一问会出现在这里,众书堂准备的是寻常对答,并未精雕细琢。苏侗这一问考问的依旧是学子的文底,与之前无异。
所以关举说完,他目光熠熠,毫不掩饰的赞赏。半柱香能将词句雕琢的如此细致、典雅华丽,确实不愧于‘奇才’的名号。无怪乎高工林言他‘颜如榛蘑,卷真无殊’。
在关举之后发言的是林枫不认识的一方,他们做了一首诗,虽不如前者,也足以令人拍手叫好。
苏侗对两人略作点评,然后三方齐齐看向陈氏私塾。香马上燃尽,他们不会没想到吧?
“你们可作出了?”苏侗满心疑惑,因为陈氏丝毫没有商讨的意思,笔直一字排开,胸膛挺得高高的,胸有成竹。
林枫笑道:“作出了,林贵,将你的佳作呈于大人。”
先是一愣,林贵立马想到林枫是给自己机会表现呢。他一步跨出来,激动将《青玉案》背出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声情并茂,苏侗不由得抚掌大赞道:“好!”他当即站了起来,在堂中转了两圈,欣喜像滴入水中的墨汁,不断扩张,他不由得仰天大笑起来。
众人虽不知他笑的什么,多少也知道与这首《青玉案》与有关。
“这词是谁作的?”苏侗瞪着林枫。
“启禀大人,是一位叫辛弃疾的奇人所作。”
“辛弃疾....辛弃疾....”这个名字在苏侗脑子里转悠几圈,直接被他甩出去。他大笑道:“好,好个辛弃疾,好个辛弃疾啊,哈哈!”
情况有点不对劲。
“大人...认识他?”林枫小心翼翼的问。
“不认识!”
舒了口气,林枫翻个大大的白眼,不认识你吼啥,特么吓死我了。
他哪里知道,收徒之念已经在苏侗心里扎根。只待他考上州学,后者以监正的身份,收他为徒轻而易举。在苏侗心里,这个徒弟铁板钉钉,跑不掉了。徒弟有这等风采,他怎能不高兴?
他已经记不得多久未曾如此高兴了!
“你们去吧,明日还有策问,早做准备,莫要栽了跟头。”苏侗摆出师长谆谆教诲的架势。
几人垂头应声,各自散去了。出门时,林枫不认识的那一方念念有词,“也没评出个一二三,就这么让人回去,端得让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