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阅共分三个阶段,文考、武考和权谋问答,通过便可直接拿到直通学宫文学院、武学院及军师学院的学宫招令。
山野中风光怡人,潺潺流水声叮咚叮咚。
鼓声响起,嘈杂声音渐渐平息,众人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台面。
许邵走了上去,这位白发老者满面春风,脸上带着一股矜持的微笑,虽然垂垂而暮,依然具有年轻人的热情洋溢,为这风光增色不少。
“月旦评按顺序进行,请按抽签数字顺序依次上台展示。”简单一句话,却振聋发聩。
然后先是文学考生展示,杨修见到那些衣袂飘飘、服饰华贵仪表又十分英俊的人轮流上台诵读文章。
起初听了几篇,杨修觉得也不过如此,到荀彧和许攸上台之后,才渐渐体会到辞藻很厉害。
到了曹操和孙权的时候,就直接慨叹这哪里是人写出来的文章,简直凤毛麟角。
“技术活,该赏!”杨修咽了咽口水,这等文章他是写不出来的,在他那个时代,高考主要以议论文为主。
通过一个或者两个例子来阐述一个论点的真伪,达到让人相信的目的,那个时候估计评阅老师最反感的就是“马芸”和“马化腾”。
这两位议论文中堪称“活化石”一般的人物,每次都会被挖出来赞颂一番,显然已经成为“毒害”青少年的偶像。
而在三国时代,都是通过叙事来赞颂某个政策或者某个人,亦或抒发一种对世俗的态度和报复。
诗不出山水赋不出风土在这里是混不下去的,只有那些善于审时度势,见解很深的人才能通过一篇诗赋平步青云。
掌声欢呼如雷鸣般响起,文学校阅顺利完成,袁绍、袁术、曹操、孙权以及刘备等人都十分顺利的拿到了学宫的招令。
武学考核紧随其后,也是颇为激烈,只是人物扮相上便与那些青衫儒士大相径庭。
最先上台的张飞手提一杆丈八蛇矛,可杨修注意到的是这货的脸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黑,反而白皙到吹弹可破,俊俏急了。
草,生活在这个时代,亚历山大!
不仅如此,他的枪法也是平淡无奇,仿佛有预定的套路,死板无力,不懂变通招数。
台下很多人斥责和嘲讽,说的话那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张飞气的耳朵都冒烟了。
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别人都是越害羞脸越红,这货却是脸越来越黑,最后变得如黑炭一般,一张嘴就看见呲着的两排大白牙。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啊~
“尼玛,玩京剧脸谱啊?”杨修微微皱眉,台下观众也是惊诧无比。
随之而来的是强大的爆发力,张飞的枪法忽然变得凌厉有形起来,带着风雷之声,从普通一秒变成了高大上。
这一些列变化似乎告诫着人们一个道理,人,往往在绝境中能产生不可思议的“超能力”!
张飞成功了,下台之前鞠躬再鞠躬,笑着接过了许邵递给他的招令,道谢再道谢。
下一个武考是关羽,杨修就更难接受,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为毛要留一脸大“头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