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和郭嘉只觉得自己处在苍蝇堆中,那嗡嗡声如余音绕梁。
“这样吧,我给你们一次机会,选个学生代表来回答一下,是否反对这堂课上《算术》,孔明,就你了!”
诸葛亮扭扭捏捏的站了起来,说道:“不---不---不---”
“诸葛亮说不反对,看到没,这就是民心!”张昭抓了把胡子,沉吟道:“你们要拿出和诸葛亮一样的壮志雄心,跨越《算术》里面的一个又一个高山!”
诸葛亮茫然了,就这么不知不觉的做了背锅侠,实际上他想说的是“不同意”!
结巴害死人!
嘈杂声再次提高,达到了空前高度,房顶都要被这群混蛋掀翻了。
“都给我闭嘴。”张昭忽然站了起来,出言威胁道:“我要是再听到有人议论,下午贾诩老师的《不疑策论》也上《算术》!”
刹那,鸦雀无声。
张昭叹了口气,望着台下无精打采的学生,开始循循善诱,里面竟然带着一股子诱拐。
“我知道你们苦,但追逐学业,有几个不苦的?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和囊萤映雪的精神,你们二班的《算术》成绩是军师学院中最差的,我这才出此下策,你们要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啊。”
话糙理不糙,哪个科目的老师不希望自己讲述的课程名列前茅啊?
这是责任的问题吗?不,这是面子的问题!
张昭心说:我老张丢不起这脸,你看看隔壁贾老头和崔老头,成天嘲笑我,宝宝心里苦啊!
确实,相比于《算术》,崔琰的《帝国学说》和贾诩的《不疑策论》成绩要好上很多。
这其实并不是张昭的错,军师学院孩子脑子里比较缺少理性思维,算个数量有那么难吗?
你看看人家文学院的貂蝉,才二年级,就能做三年级甚至四年级的算术题。
这就叫差距,怎么自己班里就没有好学生呢?
文学院的那帮老师见到张昭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其实张昭不知道,貂蝉能达到那样的成就,一方面原因得益于自己班里的杨修。
可他平时除了备课和讲课太少关注学生生活了,这件事在学生圈内已经传开了,但知道的老师却寥寥无几。
“杨德祖,上来帮我把试题分发一下。”张昭对着杨修摆了摆手。
他只知道最近杨修在学宫很火,好像刚刚破获了一起案件,名声挺大。
有点跟风现象---
杨修恭敬的站起来,道了一声“是”,然后抱着试题一五一十的发给大家。
最后落座在座位上,展开竹简,研墨沾笔,聚精会神的开始答题。
因为前世成绩较好,一拿起卷子就有考神附体的感觉,仿佛渐渐成为一种病态。
这次也一样,杨修高挺着胸膛,表情一丝不苟,目光不偏不正盯在那几道题目上。
唯一的不同点,便是以前用碳素圆珠笔,现在改成了毛笔,试题也从卷子变成了竹简。
后者没有什么差别,就像在纸面和石板上写字,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而毛笔字也难不倒他,杨修在五岁的时候就被老爹扔进了书法班,当时还有个绰号,叫小“王羲之”!
我骄傲!
教室里很宁静,除了张昭的脚步声,就只剩下笔尖在竹简上滑动的声音。
虽然多数同学心里是吐槽的,但月度考核这种新颖的形式还是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不敢丝毫松懈,每个人对知识都是渴望的。
杨修与他们不同,他渴望的是妹子。
当年就是为了能泡到更多的妞才没日没夜学习的。
即便现在回头去想,还是觉得当时的理想很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