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走在桂花巷的巷子里,已经距离铁匠铺子好几十米了,巧儿才担忧的说道:“小姐,山哥不会真以为那件衣服是送给他的吧?”
赵月荷的嘴角弯出一个浅浅的月牙,轻笑道:“你以为谁都像你这么笨呢?我问了三次傻不傻,桌椅是顾文生买的,在那个房子里住的也是顾文生,整个院子里,就他顾文生穿的衣服最厚,都这么明显了,还能错了?”
巧儿想了想,好像,自家小姐连续强调了两次衣服穿太厚,要送的人也已经昭然若揭。
好吧,姑娘家家的,这点脸皮还是要的。
巧儿乐得咯咯直笑。
赵月荷继续走着,她忽然又问道:“那个黑板上面写的东西,你看明白了吗?是什么文字?”
“有吗?什么黑板?”
刚才的注意力全用在给顾文生打手势去了,哪里知道什么文字!
巧儿有些心虚,不过还是理直气壮的说道:“小姐,我不识字啊!”
……
再说铁匠铺子的后堂这边,由于身子很虚弱的原因,顾文生还真没觉得赵月荷那句衣服穿太厚就是指明了要送他衣服的意思。
至于前面两问的傻不傻,顾文生只能归咎于赵月荷这种富家大小姐高人一等的姿态而已。
当然了,正常人也不会想到一个没和自己说过一句话,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的人会送自己衣服吧?
想到曹青山这段时间如家酒楼,铁匠铺子,赵家老宅三点一线的跑,确实很辛苦,能得东家赏赐一件衣服完全是情理之中。
顾文生甚至还觉得,连赵月荷都知道送曹青山衣服了,等自己赚到钱了,也不能亏了自己这个小徒弟才行。
于是乎,他又开始继续讲课。
与此同时,下面听课的一群大孩子看着曹青山收到的包裹,也是羡慕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有人说道:“青山,你东家对你可真好…”
“啧啧啧…居然是丝绸的面料,值不少钱呢…”
……
听着一群人的羡慕和赞美,曹青山嘿嘿的傻笑,心想,以后的更加努力干活儿报答东家的恩情。
……
赵月荷的出现不过是顾文生这几天忙碌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其实拼音只是二十多个字母的特定组合,对于曹青山这些十二三岁的大孩子来说,一点都算不上难。
经过三天的学习,都已经学会了发音,顾文生想着明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第一回的说书,于是,他今天就提前给这些孩子放了假。
等人群都散了,顾文生整理了一下形容,又拿上他的那根竹仗出门。
要养这么多的说书人,在三国演义还没真正炒作起来之前,都还不能靠卖书赚钱。
当然了,虽然活字印刷能大幅度节约成本,但是前期的材料和胶泥字块的制作,以及纸张等等,都需要不菲的启动资金。
如此一来,顾文生现在又不得不开始想办法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