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弹劾李不弃的奏本让赵祯的头都大了。虽然他从一开始就把这些本章都留中不发,但是这却更激怒了大臣们,不但御史言官,就连三省六部和开封府的人都开始递本章了。那本章就向雪片一样,充分向皇帝展示了什么叫人多势众。特别是开封府那边有人首告李不弃伙同小吏监守自盗之后,御史们和打了鸡血一样,朝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强项,都学寇准恨不能揪着赵祯的脖子不让他走。
在皇帝心里李不弃就是一个不但点石成金,而且视金钱为无物的人物,你说他会谋反皇帝都可能会信,但是说李不弃会贪那点儿小钱,皇帝是真不信。没看到李不弃随手抛洒金山一样办图书馆,办书院吗?一点儿小钱他能看在眼里?
但是自从宋太祖之后,大宋官家一向胆小,哪里能受得了这种压力啊,赵祯愁得晚睡不着觉。早朝的时候面对一大群御史的轮番进攻,赵祯只好同意:“好吧,那就让大理寺来审理此案吧。丁学士,你代朕听审。”
丁度忙出班答应。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防着有人栽赃李不弃呢。
但是刘湜一点儿也不担心,证人现在有人看着,不怕李不弃把案子翻过来。可是散朝刚刚回到御史台门口,就看到一个早就等在那里的书办一路小跑过来。刘湜忙问:“出了什么事?”
那书办急火火地说:“不好了,那个首告李不弃的人死了?”
“嗯?不是有人盯着吗?怎么会死了?让人杀了?”此时刘湜心里一喜:难道是李不弃让人杀了证人?那李不弃可是铸成大错了。
可是书办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是!是自尽的。”
“自尽?”
“是自尽!还留下血书,说是三司胄案的几个官吏恨李不弃把他们开革,抓了他的错处逼迫他首告呢。后来他害怕了,又觉得对不起李不弃所以才自尽,并且留下血书说明原委,求李不弃放过他家。早他家的人抬了尸首往开封府鸣冤,开封府只得请几位官人去开封府询问。几位官人现在在三司不敢出来,只得派人来问御史怎么办。”
“啊?”刘湜脑子里一片空白,心里暗骂那几个人。当时他们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不会出任何纰漏,谁想会出现这样的翻转局面。但是他不甘心,忙问:“那几个拘在开封府的销赃的商人没出事吧?”
“这个没有。”
这个回答让刘湜稍稍松了口气。虽然首告的人反水了,可是只要销赃的下家在,而且又确实已经从他们家里找到了军器作坊的物资,那么至少盗卖军器作坊的事就不是子虚乌有。
他想了想说:“你去送信,让他们往开封府走一趟。是自己作的自然要承认,不是自己作的也不能让人泼了脏水在身。还有,让人去看着那几个销赃的,我这就请大理寺把人犯接管过来。”
可是大理寺那边刚刚办完手续,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封府那边又传来消息说几个三司的官员被带到开封府,立刻被销赃的下家认了出来,指证当初是他们非要把那些被搜出的物资强卖给他们的。
刘湜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反过来栽赃啊!人家挖了个坑,等着你往里跳呢。死了人,这事儿不能没有个交代,最后不一定会查到谁身。
他首先想到的是李不弃搞的鬼,不由得咬牙切齿起来:就算只凭你要给胄案买车床,我也能把你扳倒。
可是心里转过这个念头后他又有些疑惑起来:这不会也是个陷阱吧?不然李不弃一贯谨慎,怎么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呢?
就在刘湜纠结的时候,大理寺的公差已经到了三司。三司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战栗了:一天来了两拨公差,带走了这么多官员,这特么是要干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