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弃算是摸准了赵祯的脉。这位皇帝从小就被一帮老儒们灌输儒家经典,又一心想做个明君,所以极为顾惜名声。他可以怂,因为怂可以用体恤百姓作遮羞布,但是让人说对人不诚实,对兄弟没义气却不可以。所以在看了李不弃的奏章后,第二天他就急火火地把李不弃加上宰执相公们都叫到了崇政殿。
皇帝让太监读了李不弃的奏折,然后问:“诸卿,你们看是不是应该停了给西夏人的岁赐?”
文彦博立刻说:“陛下,臣以为不可。两国之事,岂可以兄弟论的?大宋与辽国定盟时并未说明若是辽国与人发生战争,大宋需要如何。”
枢密使宋庠立刻说:“臣以为与人交当以诚信,兄弟之国与西夏交兵我大宋确实不能无视。然辽趁西夏大丧之时伐夏,不合人情。作为兄弟之国应该规劝辽国,而不是眼看着辽皇行此不义之事。更不应该此时断了岁赐,好像大宋也要乘人之危一样。”
高!实在是高!到底是读书人,立刻就把皇帝忽悠的一脸失望的样子。
庞籍也说:“臣以为宋枢密说得甚是。此前朝中便有人建议趁西夏大丧而兴征伐事,陛下以有违人和不允,天下人皆赞陛下仁义。若是现在停了西夏的岁赐,岂不是出尔反尔?而且在辽告以伐夏之后停岁赐,更有趁人之危之嫌,岂不是与辽国一样了?臣便是要停岁赐也不可在此时。”
李不弃瞥了庞籍一眼:我怎么没听见谁在这事儿上夸皇帝的?
西夏一直是赵祯的心病,因此他看了李不弃的奏折后立刻把宰执都叫来就是想趁热打铁把岁赐停掉。但是这趁人之危的大帽子一扣下去,赵祯就不敢坚持原来的想法了,立刻把眼睛看向李不弃。
李不弃立刻上前说:“臣以为,是否乘丧征伐是大宋自己的事情。但是既然辽国派人来告知伐夏的事情了,而宋辽又是兄弟之国,若是置之不理一样有损大宋声名。国家间虽然不可以兄弟论,但是无奈名分在那里啊!大宋资助辽国的敌人就是背盟,是对辽国背后捅刀子,这事说起来也不比乘人之危好听吧?”
庞籍立刻反驳道:“此乃招祸之举。前次辽国伐夏,大败而回。若是此次仍是如此,夏人必然衔怨入寇,到时刀兵又起,徒耗钱粮,如之奈何?”
李不弃呵呵一笑:“庞枢密只知西夏会衔怨入寇,不知有没有想过若是辽国入侵该怎么办?”
这下君臣几个都瞪了眼:“辽国入侵?可有迹象?”
李不弃说:“辽国是否入侵,就看辽国能否从西夏榨出油水来。最近臣听说辽国也开始造烈酒了,而且造烈酒用的粮食比我大宋造酒精用的粮食都多。自去年来又征发了很多人去砍树和运输大木,通过沿边榷场卖给我大宋,种粮放牧的人就少了。辽国本来产粮就少,消耗多了,出产却少了,肯定要闹饥荒。去年辽国也雨水偏多,收成减少,今年又调集大军出征。按照臣的推算,今年辽国会发生饥荒。若是辽人在西夏捞不到足够的好处,辽人就过不下去,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南下抢劫了,此时再授辽人以口实,臣估计今年秋冬,最迟明天春,辽国就会再次集大军于境上。”
“嘶!”皇帝和宰执们都倒吸一口冷气。
文彦博说:“这都是你的估量,未必就能成真。”
李不弃说:“下官认为此事十有**。因为包提举在河北发现大量粮食走私,竟有官府将救灾粮卖与粮商走私到辽国。臣也派人查访此事,发觉往辽国走私的粮食逐年增加,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以来增长的尤其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