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赵祯点点头:“光是他做的马蹄铁每年就节省百万贯买马的费用啊,而且他在军器制造上也很有想法。庆历二年,朕让人检视武库内兵甲,你们猜如何?合用的只及半数。国家每年花了那么多钱,却做了一堆废物出来,朕每思之便不得安寝。”
王拱辰心里一惊。这事儿他以前听说过,但是后来皇帝再没有下文,生产军器的作坊又被一帮恩荫入仕的小官把持,弹劾他们费力还得不着什么功劳,所以他便撩在了脑后。现在看来,皇帝对此事是念念不忘啊。但是王拱辰既然作了三司使就不能说自己知道此事,否则你作为主管官员就是不作为了。于是他很自然地摆出一副惊讶地面孔:“竟有此事?”
皇帝说:“当时与西贼激战正烈,辽国又大军压境,为防辽、夏知我虚实,故而此事便没有声张。但是朕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一个是靡费甚剧,一个我大宋能对抗辽、夏铁骑者唯强弩重甲,若军器不堪用,则大宋危矣。所以此事不可听之任之。”
“眼下李元昊称臣,辽国恢复盟好,边疆安稳,正是朝廷扫除积弊的机会。军器制造正是三司胄案管辖,王卿主持三司,此事就拜托你了。不知你可有能胜任此事之人举荐上来?”
“皇帝这是将我的军啊!”王拱辰心里明白,皇帝这是欲擒故纵,李不弃除了在衙门中主政经验欠缺些,从其他方面来说都是督造兵器最合适的人选。皇帝这是在和他斗智呢,他只要提出自己的人选,皇帝肯定会找出一大堆理由否定,然后张尧佐再举荐李不弃,那么他这个三司使就没有理由反对了。
皇帝一贯忠厚老实,现在为了李不弃费了这么多心思,这让王拱辰感觉到了李不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确实不一般。再细细想想,自己的夹袋里也没有一个人适合去做专业性这么强的事情,强行举荐恐怕要闹乱子,所以他马上就决定这次就顺了皇帝的心意。既然皇帝把李不弃塞进三司,他这个三司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抓李不弃的把柄了,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打定了主意,王拱辰就随便报了两个人的履历都被皇帝否了,张尧佐又很有眼地提出:“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人选。既然李不弃对军器制造有独到见地,不如让李不弃试试。虽然他没有独立主政的经验,但是他也提举过皇家试验场,那公共图书馆也办得有声有。他能解陛下之忧也说不定。”
赵祯作恍然大悟状:“张卿举荐李不弃任职三司,朕本来还犹豫。如此倒是正合适。朕也觉得可以让李不弃任胄案判官,看看他是否有除旧布新之能。王卿,你说呢?”
王拱辰作努力思考状,半天才说:“陛下说得有理。李不弃一向有惊人之举,让他管理胄案,也说不定能不负陛下所望。”
赵祯心下大喜耍了半天心眼儿总算白费劲儿。他赶忙趁热打铁,立刻吩咐:“去请相公们来,有几件事商议。”
赵祯装模作样与宰执们商议了几件事然后就把李不弃的事情提了出来,贾朝昌和陈执中都是不赞同的,但是既然三司副使举荐了李不弃,三司使也同意了,他们也没有合适的反对理由。让他们举荐人来整顿军器生产,他们又提不出合适的人选无奈啊,这东西专业性太强,他们心里没底。
最终,相公参政同意了征辟李不弃为三司胄案判官。皇帝很高兴,等相公和三司使们退下立刻传旨:“召李不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