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又给予恐吓。
你如果走,我是肯定不会签字的。我不签字,你就办不了离职。去那边上岗就可能会上黑名单,到时候我是救不了的哦!
一打一拉,利益演示,亲情挽留,这几招使下来,好几个曾经想走的人也摇摆不定了。
于远明正在经受煎熬,不光是体力的透支,精神也绷得很紧。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从摇摆不定的局面中获得突破。
事后,于远明称了一下体重,整整瘦了8斤。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天晚上,由于很疲惫,于远明十一点就上床睡觉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居然电话响了。
于远明没有睁开眼也没有开灯,就摸过手机,旋开接听。
迷迷糊糊中听到一个女声:远明,睡了没有?
于远明含含糊糊地回答:睡了。什么事?
那边的声音好像很远,但透着亲切:远明,我是白丽。好久没见到你了。是这样,公司最近在招续收内勤,我觉得你很适合。想推荐你去应聘。
于远明直接回绝了:哦,我想算了。做续收我没兴趣。谢谢你!
那边瞬间就很失落:哦,好嘛,那你继续睡觉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于远明还有些不能确定:白丽给我打过电话?说了续收内勤的事情?
似有若无的印象,不太能够确定。
拿出手机,翻看通话记录,确实是白丽,确实有那么几十秒的通话记录。
唉,自己睡得太香了,接了电话都是懵懵懂懂的。
白丽肯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这个时候打这个电话,感觉有些突兀。
再一想,孙博,陈蓉都在做续收,人家也做得好好的。旱涝保收!不就是打打电话催收,对上门的客户接待讲解,和队伍沟通好服务客户。那个何继宇还削尖了脑袋也要钻进去呢!
自己还是觉得没兴趣。
管不了这么多了,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
针对万家的防守甚至诋毁,恐吓,于远明和大家沟通了多次,不停地应对。
首先:关于不签字就不能离职的事情。根据行业协会规定,只要递交了书面离职报告15个工作日后,不管对方签不签,都可以视为离职。
那么如果对方说没有收到怎么办?
寄挂号信。回执就是证明。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江南商报》刊登一则启事:本人某某某申请与某某保险公司解除代理合同,已于多久多久递交书面离职报告。特此声明!
保险公司和大家签的只是代理合同,又不是终身合同。凭什么不让离职?
又不是不离职,你就可以在公司免费领几千几万的。
第二,别说什么万家待我不薄。我所有的收入都是自己挣来的,拿到收入的同时也给公司创造了保费,为了客户提供了服务。不是入职公司免费发放的救济金。一句话,我和公司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商业关系,我并不属于公司。当我没有业绩的时候,公司不会可怜我,只会清退我。反过来,有其他工作机会的时候,我也有选择的权力。
第三,乾坤今天来了,说乾坤是小公司。当年的神州还不是说万家是小公司,是个体户。怎么理解?大公司都是由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你在全国比乾坤大,说不定乾坤在龙城未来就比你万家大。还有公司再大也不是你的我的,关键看我们自己的利益有多少。
第四,选择一个公司有两个核心的选择点:第一是看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对客户更好。第二是看基本法,是不是对我们自己更好。而不是广告多不多,公司成立时间久不久,规模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