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即将消逝的乡村 > 科举学五:转阅七九

科举学五:转阅七九

教育与考试2017年第6期

“第十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蔡正道

2017年9月22-24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在武汉召开。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韩国全北大学、韩国岭南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等数十家海内外高校、科研单位、文化单位及出版社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齐聚在九省通衢之地。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科冯天瑜资深教授、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刘海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世愉教授、韩国岭南大学朴云锡教授、台湾成功大学侯美珍教授等领导专家与来宾代表先后致词。大会闭幕式由广东工业大学乐云主任主持,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来明教授做会议总结,并由韩国全北大学郑元祉教授、天津市教育与考试研究所栾惠琴常务副所长、上海嘉定博物馆邵辉馆长、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策研部林倩倩主任致词。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有深刻的全面的联系。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着“科举制度与中华知识体系”“科举制度与中国思想文化”“科举制度与东亚文明”“科举制度与民间社会”“科举制度的现代启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科举”“科举文献与科举文物”“其他相关科举专题研究”等八个方面,向大会提交了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对科举制与科举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现将研讨内容分类综述如下:

一、科举制度研究

对科举“制度本身”的研究向来是科举学重要的面向。武汉学院曾军教授撰写的《宋代科举之〈三礼〉〈通礼〉科与宋代礼学著述》,通过考察《通礼》科与《三礼》在宋代科举中的存废与宋代理学著述情况,厘清宋代科举与宋代礼学的关联。由于宋代科举评价标准较宽,这就对学术思想在开放性上有所帮助,宋代礼学便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想环境下有着平民化、实用化的倾向,并落实到社会治理,开辟了独特天地。浙江大学叶晔副教授《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与宋元明文学的流动机制》从考察唐宋取解与明清乡试出发,分析了这种差别的制度背景,指出宋元明落第再试制度的沿革,改变了近世人才在阶级流动、地理流动与文学流动的基本模式,并于文末提出乡试性质界定的重要性。

清代考官研究方面,教育部考试中心胡平研究员《科举考试的考官回避制度》简述了清科场考官的回避与阅卷官的回避。前者又分为同籍回避与同场回避,后者则阐述了(顺天)乡试回避、会试回避与另考回避。厦门大学娄周阳博士生《清代乡试主考官构成之变动——基于来源、品级的分析》透过对乡试主考官之来源与品级的量化分析得出,无论来源或品级皆呈上升趋势,可见竞争之激烈程度增加。究其原因在于主考官选派制度的改革,任考官对仕途升迁与建立人脉资源都有帮助,而考官待遇优厚亦是原因之一。

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清朝驻防八旗科考刍议》从驻防八旗的乡会试的历史发展与各地驻防的考试成绩,说明了科考除了在清后期部份解决了八旗子弟的出路问题,更显示科考在促进满汉的民族融合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河北经贸大学张森讲师《清代顺天乡试正榜中额研究》介绍了清代历朝顺天乡试的正榜中额与其相关的变化调整原因。

宁波大学刘希伟教授《“府案首”与“院案首”:概念误读与辩正》考证了清代基层科举考试的重要概念“府案首”与“院案首”,纠正了长期以来以为其是“全府第一”,具有“唯一性”,指出每一府试是分县命题、分县发榜,故而每县均有一名“府案首”。

二、科举与文学

本次从文学视角出发的科举研究论文数量占了研讨会的三分之一。透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让我们看到科举制度对个人身心状态与对时代精神的影响。

以唐传奇和唐诗为物件,凯里学院陈际斌教授《以唐传奇行卷的若干个案研究》首先梳理了近代学者对唐传奇行卷在观点上的争论,接着用元稹的《鸳鸯传》、李贺“欲雕小说干天官”、牛僧儒《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及其他作品作为案例,分析指出传奇虽不完全是行卷,但在文体或动机上确与行卷有关,暗示了以唐传奇“行卷说”有相当程度的可信度。中南民族大学卢海涛《唐代科举制度与“诗家三李”诗歌精神之流变——兼论科举对唐代诗风嬗变之影响》试图从科举角度来观察“诗家三李”——盛唐李白,中唐李贺与晚唐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即使同样都无缘中举,也会对三位有着不同的意义并影响其诗歌表现,这对探寻科举制度对唐代诗风嬗变之影响能有更直观的把握。

元代科举与文学。武汉大学吴光正教授《元代茅山道士张雨的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兼谈论科举与文学的内在关联及其研究路径》除了详尽介绍元代最著名的道士诗人张雨(1283~1350)之生平、文学创作与宗教体悟外,也从其身为宋代科举世家之后的心理,分析他对元代入仕途径的看法,而这也与元代士人弃儒从道或出家,乃至元代隐逸文学盛行有着内在联系。安阳师范学院任红敏副教授《元代科举与元代文学发展》认为,元代科举长期废而不行,令文人疏离了政治和权力,不再依附科举,从而唤醒了文人独立人格意识以及追求精神和文化上的超越;科举复行后,除促进了多民族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与多民族的同年、师生关系,入仕文人不用忙于政务,精神自由,也是元代文风胜于盛唐之原因。台湾成功大学侯美珍教授《元代乡会试二场考试内容辨析——“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之断句及解读》通过各类文献考证了文体的历史发展轨迹,指出元代乡会二试中“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的断句应为“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亦即从三择一作答。文末又向下延续到明洪武初年二场考试内容的辩证,对认识应试文体之递变与科场实施公文考试的研究有所帮助。

科举文学、文体与政治往往有着耐人寻味的关联。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北宋科举、党争与古文运动——以庆历六年张方平的科举奏章为中心》将庆历六年张方平(1007~1091)的科举奏章置于当时历史语境与政治情势,辨析其对“太学体”的抨击并非一般以为的是其后欧阳修排斥“险怪”文风的“前奏”,而是有着这样的政治意图:消除政治上已失势的改革派官员在文化上的遗留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张德建教授《正文体与明代的思想秩序重建》指出,正文体是中国古代重建思想秩序的重要手段,其在明朝的政治设计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崇正学、黜异端、正风格的任务。由于国家意识权力的强制作用和士人长期接受正统思想浸染,使得正学术、正文体、正士风这本位一体的运动最终推向整个社会文化层面。华中农业大学方宪《明初泰和士人群体与“台阁体”》描述了明初泰和士人群体对“台阁体”之形成与风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正是透过科举制度的黏合作用,强化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也为文化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使得台阁文学在宣德到正统前期极盛一时。

明代是制义文章最鼎盛的时期。湖南文理学院周勇副教授《《王鏊集》与明代中期科举》以科举制、科举事、科举文三面向剖析明代科举与文学上的重要人物王鏊(1450~1524)的思想,以期对明代中期科举与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入而切实的了解。江西师范大学汪群红教授《俞长城明初至嘉靖朝制义批评概评》介绍了俞长城对明初至嘉靖朝近二百年间的制义批评,于洪武至天顺期间选择8位,最大特点是古朴;成化至弘治期间选取13位,其文风改朴实为中正典雅,成为后是模仿的制义正体;正嘉选取25位,其时以古文为时文,文运兴盛。由于俞的批评对历代名家制义把握精到,对清制义批评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亦有助于加深金人对明前中期制义发展状况的了解。云南师范大学王玉超副教授《论汤显祖制义的风尚及成因》阐述了汤显祖(1550~1616)在理学与心学的思想交锋之际、古文与时文的理论争论之中,凭借其独立的人格精神,形成了独到的制义主张和特色,对后世制义名家多有影响,其制义也由此成为明代制义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八股文研究方面,温州大学陈瑞赞研究员《从经义到八股—明中叶的历史文化空间与八股文的形成》详述了从诗赋、经义到八股取士的复杂发展过程与原因,并辨析了四书义八股化的形成时间及其成因,希望透过把握八股产生之时的世人心态和社会背景,以正确客观的评价其历史意义。东湖学院黎晓莲副教授《吴应箕八股文批评述略》介绍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吴应箕(1594~1645)的八股文论,他虽于科场失利,但文名甚着,其以“理体”为中心,以“气”为贯通,以“清洁”为最高境界,强调文品须建立在人品之上,对清桐城派、皖江、池州文化有直接影响。武汉大学陈水云教授在《乾隆时期八股文法论四种述略》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八股文法言论,如杨绳武《论文四则》、夏力恕《菜根谭论文》、张泰开《论文约旨》、王元启《惺斋论文》,就各家在八股作文上的纲领、技法、要点与摘谬做了细致陈述。武汉大学张帆博士生《〈四库全书总目〉的八股文批评》认为,作为清代最重要的官修目录和官方主流思想的代表,关于八股文的内容很少,且批评有失客观。中南民族大学王同舟副教授《八股文体的引入与小说功能的调整——观察〈儿女英雄传〉的新角度》则从实证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八股句法。

女性与科举研究方面,台湾东吴大学连文萍副教授《科举与人生幸福——以明代女诗人邹赛贞的科举诗为例》透过对邹赛贞人生不同阶段的科举诗,考察了以女性为视角的“科举世界”,亦即通过父兄夫子,女性如何“参与”“感受”科举,其中的悲喜荣辱及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呈现出明代科举世界的另一幅图景。成都师范学院苏静《从〈儒林外史〉的女性群像看科举制》透过《儒林外史》中不同性情女子的各自理想,折射出明清科举社会的世相百态,女性的生活情状及其人生追求,其中也可以看到吴敬梓对科举制的批判。

小说与科举的研究方面,河北工业大学李丽平讲师《〈儒林外史〉中士人涉讼及身份特权研究》透过对《儒林外史》中因科举制度而形成庞大的“关系网”之分析,描述了士人如何利用此网络干预诉讼,并于中取得特权、逃脱法律制裁与进一步提高社会地位的图像。这样一种与法不合却又“合情”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中央民族大学叶楚炎讲师《诸葛天申、宗姬原型人物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中次要人物的叙事意义》考证了两者的人物原型,分别为吴敬梓的好友司徒宜和周榘,指出主导整个儒林变迁的反而是这类次要人物,科举在其身上体现着无所不在且无比强大的影响力,而他们也成为更普通却又更典型的儒林代表。中央民族大学杨景辉博士生《小说〈红楼梦〉中“古文”与古文选本之关系考论》考察了《红楼梦》中三次使用“古文”一词的语境和相关文本,结合清代科举考试中八股文选本的编写,认为《红楼梦》中的“古文”是《古文观止》、《古文析义》等书,进而推论《红楼梦》成书时代必在此二书后。

戏曲与科举研究方面,韩国全北大学郑元祉教授《爱情与科举权力之变奏——以南戏“张协状元”为例》指出,“张协状元”从原本的“负心型”随着流传而向“团圆型”转变,不能仅单纯的认为是文学性虚构,或特定阶层的意识形态,而是有着当时社会文化现实——即科举是社会地位和身份保障的重要阶梯——为背景的作品。

其他与文学相关的科举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张涛《晚明科举文学思潮的滥觞及其文学特质》指出,明末文学创作社团化,很多文学家为了应举而结社,逐渐在文坛形成一股科举文风,其特征表现在:厘正问题、重德传道、返经遵史、重学讲法。科举文风不免也对其诗文创作产生影响,从而使明末文学创作与理论具有了不同于此前的鲜明特色。长江大学李根亮副教授《日记与清代士人的儒学阅读及实践》通过对孙奇逢、陆陇其、潘道根、李棠阶、曾国藩等清士人日记的解读,指出士人读经除了反映清官方意识形态和追求功名,还具有文化传承、完善自我人格和道德自省的意义。文中选取之士人个案横跨上下阶层,并详述各士人对陆王心学与禅学的看法,对吾人理解古代读书人的阅读世界与精神世界颇有帮助。

三、科举人物与科举观研究

科举人物方面,黄冈师范学院陈娟讲师《从顾炎武对康熙己未特科的态度看清初遗民的学者关怀》描写了遗民中坚顾炎武(1613~1682)在己未特科后,对清廷和《明史》修纂上的态度变化,究其原因在于复明活动中断后,其遗民身分向学者转变,并欲以经史学术之力替代武力恢复之举。鄂州大学王晓辉《吴嘉纪与科举》以明亡为分水岭,刻画了吴嘉纪(1618~1684)在明与在清对科举截然不同的态度。明末时的他积极于举业并获州试第一,清代时则以诗为武器对抗清廷,其经历也证明明清时期科举与诗歌很难兼美的现象。嘉应学院汤克勤教授《不被注意的两首龚自珍的试帖诗》收录并介绍了龚自珍(1792~1841)参加乡会试的两首试帖诗,而这是目前未在学界所统计的龚诗总数中的。两首诗抒发了其人生感受和思想情趣,甚属难得。三峡大学顾瑞雪《论陈宝箴父子的科举观》以晚清改革的重要人物,也是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1813~1900)父子为对象,通过对其精神、政略、道德的掌握,考察了他们的科举改革思想与举措。香港珠海学院张惠助理教授《不为良相,则为儒商——科举对陈步墀慈善事业的遥远积极影响》透过对陈步墀(1870~1934)生平的解析,论证了科举制中的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了陈,其恻隐之心、仁民爱物的义举慈善皆可从此找到根源,总结出科举制义遥远与积极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魂穿废柴:我在蓝星做大圣他的神豪系统会卖萌梦魔游戏外卖小哥的神秘钓箱都市猛男,我有九阳指成为大佬,从重生02开始重生在东北松花江上修武高手在都市穿越之乐坛风云高武:妈呀!原来杀猪也能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