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即将消逝的乡村 > 科举学十一:转阅八五

科举学十一:转阅八五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台湾的科举学

侯美珍

(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台湾台南)

摘要:台湾的科举学研究,在1949—1969年期间,由于研究的资源尚未齐备,可参考的文献不足,著作的质与量都受到局限;在1970—1979年期间,总体比起前期有增长,尤其是专书的出版量,有长足的进步;在1989—1989年期间,相关部门对撰作、出版相关书籍的努力颇为明显;在1990—1999年期间,值得注意的成果、学者相当多,学位论文的主题也比先前更具焦点、深入;在2000年之后,科举研究更为蓬勃,研究成果琳琅满目。回顾台湾60余年来的科举研究,可看出科举研究不论在质或量上,都呈现出逐年兴盛的现象。这与研究环境的提升、资源的丰沛、海峡两岸科举古籍文献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

关键词:台湾;科举;科举学;研究综述

相较于其他古代文史领域,科举研究更常受负面印象的掣肘,发展较迟。近十余年来,由于学者的提倡、历届科举学术会议的召开,科举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5年前后所举办的废除科举百年相关活动,也吸引了更多关注,带动了研究热潮,相关的著作也大幅增加。据笔者所见涉及科举研究成果回顾之作,有以下数种:刘海峰《“科举学”的世纪回顾》[1]《中国大陆科举研究的发展与演进》[2]、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3]、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4]、陈兴德《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部份章节、①刘晴和胡凡《文化史视域下的科举研究述评(1992年—2007年)》[5]、黎晓莲《近百年以来八股文研究综述》[6]、方宪《近十年国内关于科举与文学的研究综述》[7]等。以上诸作受限于论文主题、篇幅等因素,对台湾学者的科举研究成果,着墨有限,亟需有专文来反映、检讨近60年来台湾科举研究成果,这是本文写作的立意、缘起。

本文的考察对象,包括台湾学者之科举论著,及其他地区学者在台湾所出版书刊发表的科举论著。主要借重以下数据库:台湾书目整合查询系统、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台湾文史哲论文集篇目索引、中国文化研究论文目录(1946—1979)等。

对科举学范畴的认知,外围范畴的界定,仍存在灰色的区块,故科举研究论著的认定与统计,难以精确、一致,也是势所必然。笔者学养有限,不过是近年在明清科举领域略曾留心。不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评析,定有疏漏不足之处,尚祈大雅君子,不吝指正。以下仅就笔者搜寻所得,除早期1949—1969年间,因著述较少合并论述外,大抵以10年为期,分期综述,以呈现各阶段研究概况。

一、1949—1969年研究成果综述

台湾的科举研究,据笔者目前查询,并未查得1949年、1950年的论著。第一篇期刊论文是1951年1月侯绍文于《大陆杂志》第2卷第2期所发表的《唐代科举发榜》①,直至1954年才有第一本科举专著——章群《唐代考选制度考》问世,第一本学位论文则是王兆徽所作的《两汉察举制度》(1958)。

属通史综论者,有贾景德《秀才·举人·进士》(1956)、齐如山《中国的科名》(1956、1964、1977、1979)、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1960、1969、1971、1975、1980、1986、1995)、黄逸民《历代兴学选士制度考》(1963)。黄逸民一书,为自印本,罕见流传。贾景德乃光绪三十年(1904)末科进士,来台后历任要职,所述多为切身经验,然因仅有45页,且为香港自由人报社出版,流传不广。齐如山、沈兼士两书曾多次印行,影响较大。齐氏在清末身经小考,所作偏向描绘科举社会的图像,而非典章制度的考索,耆宿谈史,津津有味。其写作动机是因科举关乎人才选拔,“许多友人以为这么重要的事情,一旦水流云散,知道的人渐少,未免可惜”(《序》),自1955年11月底在《中国一周》每周连载而后集结成书。另《齐如山回忆录》第一章“家世、儿童时代、考试情形”也多涉小考应试、备考的回忆。

属各断代研究的有王兆徽《两汉察举制度》(1958、1963)、杨吉仁《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1966、1968、1970、1978)。研究唐代者较多,有章群《唐代考选制度考》(1954)、黄梅林《唐代之科举制度》(1967)、蔡丽雪《唐代文官考选制度》(1969)。研究宋代者有李正富《宋代科举制度之研究》(1960、1963)、曹兴仁《宋代文官考选制度之研究》(1968)。研究清代者有朱沛莲《清代鼎甲录》(1968、1982)、叶伯棠《清代文官考选制度之研究》(1969、1977)。

杨吉仁《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曾印行四次,全书分成五章,较偏重论述学校教育,仅第四章“三国两晋选士制度”与科举相关。朱沛莲为清代殿试前三名作传,搜集了有清殿试112科一甲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之姓名、里贯、经历、著作,人各一记,故名为《清代鼎甲录》。

在此阶段,台湾学生书局编印了《明代登科录汇编》(1969),共22册,收录了当时“中央图书馆”及原北平图书馆所藏之登科录、会试录、乡试录、武举录等,共66种。在近几年天一阁所藏乡会试录、登科录出版前,科举研究多仰赖此套丛书。即使天一阁藏本印行,仅有少数重复,可互相补足,仍是极具价值的科举文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地区学者著作在台刊印的情形,如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西传考》(1953)、《中国考试制度史》(1956)②,房兆楹等《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1966),章中如《清代考试制度资料》(1968)。

总计这一时期的研究,共有学位论文6种,专书10种。明显感受到由于研究的资源尚未齐备,可参考的文献不足,著作的质与量都受到局限。多数的著作主题较大,以致内容也仅能概论、泛介,难以精深。再加上有些著作是仅收藏在少数图书馆的学位论文、自印本,印量不多、难以普及,降低了著作的传播和影响。

二、1970—1979年研究成果综述

这一阶段的科举研究成果,属通史综述者,有郭纪青《中国科举制度考》(1974)、黄光亮《中国武举制度之研究》(1977),可惜皆非正式出版,流传不广。各断代的研究,研究汉代者有曾维垣《西汉选士制度》(1972)。研究唐代者较多,有罗龙治《进士科与唐代的文学社会》(1970、1971)、卓遵宏《唐代进士与政治》(1974、1987)、陈德禹《唐代考选制度之研究》(1976)。跨唐宋者,有侯绍文《唐宋考试制度史》(1973、2013),并没有专论宋、元的著作。

研究明、清科举者,在本阶段也有明显的增加。研究明代者有丁榕萍《明代国子监教育与科举之研究》(1975)、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1975、1978、1979)、蔡顺周《明代科举制之研究》(1976)、傅显达《明代翰林院之研究》(1978)、李民实《明代文官之考选与任用》(1978)。研究清代者有董挽华《从聊斋志异的人物看清代的科举制度和狱讼制度》(1974、1976)、黄光亮《清代科举制度之研究》(1974、1976)、刘兆璸《清代科举》(1975、1977、1979)、郭荣生《清朝山西进士》(1977)。而曾伯华《八股文研究》(1970),则通论明、清最重要的考试文体。

曾伯华一书,是台湾第一本研究八股文的著作。书前《绪言》提及幼时曾请清末举人萧老夫子到家设塾,除温经读史还教授诗词歌赋、八股文。在早已废八股取士时传授八股,是不忍见这些旧文体湮没不闻、成为绝响。作者缅怀师训、传承文化,故“执行律师业务空余之暇,从事八股文的研究工作”,肯定“八股文对于厚植民族文化根基,培养忠君爱国以及杀身成仁的伟大志节”之作用。其第10章“八股文的优点和缺点”,缺点以不到8行的篇幅轻描淡写,优点则用近7页的篇幅分论,可见为八股文平反的企图,立场不免流于矫枉过正。

罗龙治、卓遵宏两书皆为历史所硕士论文,主题又同为唐代进士,一偏重进士与文学的关系,一偏重进士与政治的关系,两书皆常为研究唐代文史者引述。罗龙治《进士科与唐代的文学社会》主论第2至6章,分论“大业贞观永徽三朝的进士科”“进士科加试杂文的背景、时间及其意义”“开元天宝以后举人干谒的盛况”“中晚唐进士科的发达”“进士科对唐代的文学和社会的影响”。卓遵宏《唐代进士与政治》主论第1至4章,分论“初唐政治与进士地位之上升”“盛唐政治与进士之相互影响”“中晚唐进士之全盛及其功业”“进士士风败坏与政治之关系”,并附33个与进士有关的统计表、比较表等。

黄光亮《清代科举制度之研究》颇为详实,主论第2至10章,分论“清代科举制度之历史背景”“清代科举之程序”“覆试”“设立官卷与开报回避”“命题规制与试艺体裁”“禁令与规程”“试卷处理程序”“八股文取士之透视”“清代科举之废止”。侯绍文陆续发表了以唐宋科举研究为主的论文约40篇,多数内容皆汇辑在1973年出版的《唐宋考试制度史》中,此书在2013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

丁榕萍、林丽月两位学者,同在1975年发表了有关明代国子监的研究成果。丁榕萍《明代国子监教育与科举之研究》主论第2至6章,分论“国子监的组织”“国子监的教育内容”“科举考试程序”“科举考试规范”“监生出路及科举出身”等,篇幅仅62页,又为小出版社刊印,学界较少注意。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又收入《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丛书》中,流传较广。林教授任职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专攻明史,科举著作不多,影响却很大。《明代的国子监生》和1992年所写的探讨明代会试考虑区域平衡、分南北卷取士的《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一文,至今仍频为研究者引述。

此外,专攻文官制度研究的杨树藩,在六七十年代陆续发表了多篇科举论文,也是早期致力科举研究的学者。其撰著有:《唐代文官考选制度》《宋代贡举制度》《辽金贡举制度》《元代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制度》《清代科举制度》。宋史学者林瑞翰,在1980年前后陆续发表了《宋太祖至仁宗朝乡贡考》《宋太祖至仁宗朝乡贡续考》《宋代制科考》《宋代词科考》等论文。此外,杨家骆所辑《中国选举史料·清代编》(1977)①,影印科举文献,为学者提供了利用的方便。

域外著作在台刊印者,有Wolfgang Frank的The Reform and Traditioion system(1973)、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1975)、贾志扬(John Chaffee)《宋代科举》(1979),[8]皆可供学者利用,开拓视野。商氏是光绪三十年(1904)最后一科的探花,身经科举,且历任重要文史要职,兼具学养,其书至今仍是研究清代科举的重要著作。

这一阶段共有学位论文8种,专书16种,虽仍有少数学位论文、自印本较少被引述、注意,但总体比起前期有增长。尤其是专书的出版量,有长足的进步。

三、1980—1989年研究成果综述

这一阶段的科举研究成果,共有专书9种、学位论文8种。属通史综论者,有“考试院”考诠丛书指导委员会主编的《中国考试制度史》(1983)、刘泽之的《对中国历代学校、选举和考试制度之研究》(1983)。研究隋、唐者有范焕之和李震洲《隋代考选制度》(1984)、陈光荣《唐代科举制度之研究》(1982)、赵同喜《唐代考选制度》(1984)、陈瑞忠《唐代选士制度研究》(1986)、苏伯强《唐代进士与党争》(1986)。研究宋代者有周建文《宋代制举制度之研究》(1982)、范焕之和李震洲《宋代考选制度》(1984)。研究元代者之前未有专著,至此方有王靖华《元代考选制度》(1984)。研究明代者有李民实《明代考选制度》(1984)、郑邦镇《明代前期八股文形构研究》(1987)。研究明清者有蔡荣昌《制义丛话研究》(1987、2013)、林奇贤《科举制度中的明清知识分子——资料库之制作与分析》(1987)。研究清代者有王惠琛《清代台湾科举制度的研究》(1989)。

这段时期,“考试院”对撰作、出版相关书籍的努力颇为明显,出版了研究隋、唐、宋、明考选制度的著作各一本,1991年又出版了杨绍旦《清代考选制度》,多达763页,颇为详实。《中国考试制度史》主要由任职“考试院”者执笔撰写,再加上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1960)、“考试院”考诠丛书指导委员会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修订版)》(1992),皆是“考试院”所出版。1936年出版的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也是当时“考试院”所印。《唐宋考试制度史》作者侯绍文也曾任职于“考试院”。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指出:“因科举制度在晚清受到全社会的鞭笞,所以进入民国以后,人们都讳言这种制度还有什么优点,当时的研究者多将‘科举’改称为‘考试’,以示区别。”书籍命名或延续民初邓嗣禹等人,以“考试”取代“科举”;或用“考选”取代“科举”。相较“科举”一词予人传统、历史研究的印象,“考试”或“考选”仍是现今持续实施、甄拔人才的作法,更切合时代所需。②这些书名虽以“考选”、“考试”命名,但内容主要皆与科举相关。

林奇贤的论文,系由明清人物之传记数据入手,采用量化分析省察明清科举制度之得失,其研究方法颇有新意。这阶段在八股文研究上也大有斩获,郑邦镇、蔡荣昌的博士论文,皆以八股文为题。郑著以方苞奉敕编《钦定四书文》为素材,筛选明初至嘉靖200年间32家之作,计55篇,进行八股文形构之分析、探讨其句式之渊源与比较。蔡荣昌以梁章钜《制义丛话》这部八股文“文话”为题,介绍其人生平、《制义丛话》内容,综论八股文之沿革与分期。

延续早期许多地方文史工作者对台湾科举的研究,尹章义《张士箱家族移民发展史》(1983、2001)的“张士箱家族之举业与仕途”一章,以个案论述闽南士族移民台湾和科举的问题,所著《台湾←→福建←→京师——“科举群体”对于台湾开发以及台湾与大陆关系之影响》(1989),亦为研究清代台湾科举和开发之力作。1989年,王惠琛以《清代台湾科举制度的研究》为题,撰作了第一本研究台湾科举的学位论文,探讨科举制度在台湾的发展及其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台湾教育、地方儒学、书院奠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1990—1999年研究成果综述

此阶段的科举研究成果,共有学位论文11种、专书11种。属通史之作,有郭纪青的《中国取士制度》(1990)及《中国考试制度史(修订版)》(1992)。研究隋唐者有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1999)、马宝莲《唐律赋研究》(1993)、简恩民《唐代“以诗取士”形成之研究》(1996)。研究宋代者有宁慧如《北宋进士科考试内容之演变》(1992、1996)、张上翡《宋人笔记所见北宋科举制度之研究》(1992)、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1994)。研究跨代者有吉浩东《高丽朝科举制度受唐、宋科举制度之影响》(1991)、蔡淑娜《科举时代痴情女子负心汉故事研究》(1993)。研究明代者有董立夫《明代进士之研究——社会背景的探讨》(1990)、王文娟《明代科举考试之研究》(1992)、朴英姬《艾南英的时文理论》(1993)、林进财《艾南英时文理论之研究》(1995)。研究清代者有柯敏菁《科举在清代小说中的运用》(1993)、谢浩《科举论丛》(1995)、林文龙《台湾的书院与科举》(1999)。

本阶段值得注意的成果、学者相当多,学位论文的主题也比先前更具焦点、深入。马宝莲博士论文《唐律赋研究》和简恩民硕士论文《唐代“以诗取士”形成之研究》对唐代诗赋取士的文体、制度进行探讨。宁慧如硕士论文《北宋进士科考试内容之演变》,论述北宋三级考试制度的确立、规划特色,探讨进士科考试内容的演变和影响。后续又发表了多篇论著:《由北宋进士科看三级考试的功能规划》《侧写北宋进士科考试内容屡经更革的本质》《宋代贡举殿试策与政局》《朱熹论科举》《宋代贡举殿试策与政局》等。董立夫《明代进士之研究——社会背景的探讨》主要以《明代登科录汇编》为素材,分析明代进士外在社会结构背景(地理、人口、经济、文化)、内在社会结构背景(家世、年龄、出身、应试本经、业籍)。

《科举论丛》是一部论文集,收集了作者谢浩自70年代起发表在报刊杂志的文章,以阐述台湾地区科举沿革与文化源流为主。林文龙长期关注台湾传统教育、人物、史迹,所作《台湾的书院与科举》与新近出版的《彰化书院与科举》(2012),以书院为主,结合文社、科举制度、科举习俗论述,配合许多图表、照片,雅俗共赏,皆是研究台湾科举的重要凭借。

最需一提的是高明士、李弘祺两位具国际视野的教育史学者。高明士现为台湾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在东亚教育史、隋唐教育史方面有卓越的成就。《隋唐贡举制度》是以先前所发表的论文作基础,补正、整理而成的论文集,共分七章:“隋唐的贡举制度”“唐代的贡举制度”“宾贡科的起源与发展——兼述东亚士人共同出身之道”“唐代的武举与武庙”“唐代贡举对儒学研究的影响”“隋唐贡举制度对韩国的影响”“隋唐贡举制度对日本的影响”,刘海峰推崇他的研究卓著,称他是“享誉海内外唐史学界和中国教育史学界”的权威学者,并评价此书能详人所略,“将隋唐科举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隋唐史研究和‘科举学’研究皆有重要意义。”[9]

李弘祺是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目前为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约聘讲座教授。早在1972年,他就开始研究宋代教育与科举。其著作多为英文,《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一书原为Goverioions in Sung a,198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纽约的St.Matinas出版,颇受好评,又由刘耕荒译成中文,由联经出版社出版。其内容旨在探讨宋代官学教育的制度以及科举对社会的影响。李弘祺1980年在台出版的《宋代教育散论》也与宋代科举密切相关。近年所主编的《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2006)、《中国与东亚的教育传统(一):中国的教育与科举》(2006)以及2012年新作《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汇集了不少关涉科举的论述。

此期有12种域外学者之作在台印行。如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1992),据上海图书馆所藏影印,共420册。还有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述》(199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1994)、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1995)、邝健行《科举考试文体论稿:律赋与八股文》(1999)等。

五、2000年以后研究成果综述

2000年以后的科举研究更为蓬勃,2000年至2009年间有学位论文35种、专书20种,域外学者专书7种;2010年后,短短3年余,已有学位论文6种、专书6种、域外学者专书3种问世,成长快速。属通代、主题综论者有刘性仁《中国历代考选制度与考试权之发展》(2000、2005)、戴伟谦《中国武举与武术关联之探微》(2003、2006)、曾子良主编《从秀才到状元之路:科举文化特展图录》(2006)、李弘祺编《中国与东亚的教育传统(一):中国的教育与科举》(2006)①、游适宏《试赋与识赋——从考试的赋到赋的教学》(2008)。研究汉至唐代者有陈姿桦《汉代官学与察举制度之研究》(2006)、李昭毅《魏西晋选举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2001)、龙柏涛《从魏晋士族到唐代科举:以琅琊临沂颜氏为例》(2005)、刘巾英《唐代科举诗研究》(2005)、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赋研究》(2006)、黄淑恩《唐摭言研究——科举制度下的士人风貌与心境》(2007)、张家尧《唐代传奇中诗赋及其与科举关系之研究》(2008)、叶全财《唐代后半期知贡举主考官人事分析——以礼部侍郎为中心》(2008)、许华珍《唐代传奇与科举士子的关系研究》(2009)、洪铭吉《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与经学关系之探讨》(2010、2013)。

研究宋代者有叶虹汝《宋人小说中士人的科举历程》(2001)、吴龙财《南宋四川科举——以进士科为中心》(2004)、许家铭《翰林学士与北宋政治关系之研究》(2006)、金中枢《北宋科举制度研究》(2009)、李文政《苏轼时务策研究》(2010)、吕宜轩《吕祖谦的举业教学》(2010)。研究跨宋至明者有朱开宇《科举社会、地域秩序与宗族发展——宋明间的徽州,1100—1644》(2002、2004)。

研究元代者有萧启庆《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2008)、《元代进士辑考》(2012)。

研究明代者有赵淑敏《明代科举命运观之研究:以笔记小说为线索》(2001)、许绩鑫《明代科举探微——以同安许钟斗为例》(2002)、张毓玲《明代的岁贡生员》(2003)、曹琦《明代中叶八股文研究》(2006)、黄逸歆《金门民间信仰研究:以金沙镇太守祖崇祀与明进士黄伟关系为例》(2006)、姜依官《三元宰相——商辂之研究》(2007)、廖鸿裕《明代科举研究》(2008)、廖英舜《明代官籍进士研究——以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为主》(2009)、黄明理《儒者归有光析论——以应举为考察核心》(2009)、王淳庆《清华之选——明代庶吉士考选与教习馆课变迁考》(2012)。

研究跨明、清者有蒲彦光《明清经义文体探析——以方苞〈钦定四书文〉为中心观察》(2007、2010)、刘淑敏《明清江南生员研究——以人数和仕进为中心》(2011)。

研究清代者有宋秉仁《清代前期翰林院体制与儒生官僚格局》(2000)、甘秉慧《刘熙载〈艺概——经义概〉研究》(2001)、龙炳峰《清代武举制度之研究(1644—1901)》(2002)、林岳儁《清代科举旅费之研究——以宾兴组织为探讨主轴》》(2002)、宋秉仁《清初翰苑体制与翰林流品》(2004、2010)①、李淑萍《清代中叶前科举小说人物形象研究》(2005)、曾重凯《晚清科举废除后传统士人的动向1905—1926)》(2006)、张家宁《清康熙武举制度之研究》(2008)、邱怡瑄《纪昀的试律诗学》(2009)、郑龙琪《清代科举考生的赴考旅费补助研究——以方志所见的宾兴活动为中心》(2009)、吴明勋《从科举功名与礼教来看儒林外史》(2009)、吴政宪《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之研究》(2009)、陈宝惠《从儒林外史透视清代科举》(2010)。

随着本土意识的提高,台湾科举研究也益加蓬勃,有高启进等合著《开澎进士蔡廷兰与海南杂著》(2005)、郑藩派《开台进士郑用锡》(2007)、杨诗传《开台进士郑用锡家族之研究》(2007)、陈运栋、郑锦宏《张维垣进士家世》(2010)、杨莲福编《重回秀才厝:芦洲李声元、李赞生家族资料汇编》(2011)、林文龙《彰化书院与科举》(2012)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九凤吞龙,高冷女总裁求放过表白的清冷学长,竟是反差学姐异次元【原点】直播间卖鱼竿,轰动军工界!毒吻:给爱加把锁我竟佛成了域神战场,开局召唤VDV特种部队神级死灵契约师,我才是灾厄之主否极泰来,从买彩票开始人生如梦之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