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年七月底,足利长尾家重臣斋藤朝信领两千余人陈兵于渡良濑川北岸,与领兵五千余人、驻扎河南岸的北条纲成对峙,并于月初起交锋三次,硬是将倍数于己方的北条军击溃,周边各家具是哗然,足利长尾家所属玄甲常备部队威震关东地区,开始引起各家的高度重视。
战事一直持续到十月,北条方面不但未有寸进,反而被斋藤朝信领兵攻陷了位于渡良濑川南岸、有关东咽喉之称的武藏国馆林城,为防止战局恶化,北条幻庵又增兵六千围困馆林城,斋藤朝信自知敌我悬殊太大,主动撤回了渡良濑川北岸。
鉴于前期战事失利,北条幻庵责令纲成撤军驻守馆林城监视足利长尾家,算是暂时放弃了与景光死磕的打算。
弘治二年十二月初,费时一年多的宇都宫城改建工程完工,其实与其说是改建,倒不如说是在原址基础上重新起了一座新城,特别是高达四层的连体式主天守蔚为壮观,让见惯了豪奢的关东众人也不禁咋舌。
天守阁及本丸御馆的内部装饰工作,在九月份本丸主体工程竣工时就已经推开,在主城完工后,装潢和修整的工作进一步提速,终于赶在十二月中旬全部完成。
常备第四阵和第五阵在三好政胜的带领下,护送城内一干仆从、财物等先行进入新城,为景光一行打前站。足利长尾下属各家也提前到达城下,等待景光入城。
十二月底,浩浩荡荡的队伍自唐泽山城开拔北上,队伍延绵数里,有家中精锐常备队前后压阵,身穿白甲的骑马武士穿插其间,远远望去规模亦是骇人。大队沿着商道北行,于三日后抵达宇都宫城下,并经城下町中央驰道入城,道路两侧围满了看热闹的町人,不禁对华丽异常的队伍啧啧称奇。
行进队伍的最前端由骑马武士分别举着两面大旗,一面是印有“九耀巴纹”代表足利长尾家的旗帜,另一面印有“二条藤纹”是景光行军的主将旗印。其后便是印有领内臣属各家家纹的旗帜,有代表白井、总社两长尾家的“九耀巴纹”,代表小山氏朝的“二头右巴纹”,代表结城晴朝、壬生周长、水谷政村的“右三巴纹”、代表佐野昌纲的“左三巴纹”、代表柿崎晴家的“三叶大根纹”、代表多贺谷政经的“木瓜一文字纹”等。再往后是本家奉公众的旗帜,代表小笠原贞种的“三叠菱纹”、代表三好政胜的“二引两纹”、代表桐生房助纲“三连菱纹”等。
旗帜之后是足利长尾家的车队,为了将豪奢之气表现到极致,景光并未骑马,仍是选择了牛车,并将车体彩绘描金,真的是亮瞎了众人的眼睛。
队伍在万众瞩目中进城,直达本丸御馆。在新修建的评定间中,景光接受了手下一门众、奉公众、国人众等的nb,对甘粕景持等有功臣属进行了重点封赏。
同时,景光借意于“日光东照”之祥瑞,以其所任御神领之职役为参考,正式将宇都宫城更名为“日光城”,开启了下野国政局的全新篇章。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