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府门前,便遇上方绥鹤从府中走出来。
“大人!”
“方兄找我是私塾的事情吧?进来说吧。”刘清明说道。
方绥鹤确实是因为私塾招生的事情来的。
一天的时间,城中很多百姓都带着孩童来报名,他们都一一的登记了下来。
但也发现了问题。
那就是百姓们只在乎每月孩子来读书能拿到多少钱!
对孩子们的读书并不是多在意。
甚至,还有人一个孩子报名多次,来混工钱,几家人家孩子换着来,合作蒙骗他们,单上午时候便发现了好几次。
“大人为百姓们考虑,百姓们却如此,当真是伤人呐。”方绥鹤说道,对百姓们的作为很是失望。
“方兄不必如此。”
刘清明笑笑,这种事不算多意外。毕竟这是隋朝,就是二十世纪中期,普通人家对孩子是不是有文化也不是多注重,绝大多数孩子能上个小学三年级就不错了,为了讨生活很多人根本不让孩子去上学。
何况这个时期的人,平平安安一辈子,饿不着冻不着,便是最大的人生目标!
“普通百姓生活本来就不易,想要多挣些钱粮,不难理解。要是有人充数的话,等正式上课之后,每日点名便是了。”刘清明安慰方绥鹤,看得出来,他气的不轻。
为了开办私塾,不止刘清明花了钱,费了心思。
他光是为招募教书的先生们,就跑去过东郡,去过开封,对来应招的每一人都亲自考察过。这么做为了谁,不都是为了这些孩子们。
“大人,在下不只是因为这些而气愤忧愁,百姓们这么做恰恰让我觉得,就算是他们送家中孩童来读书,恐怕也不会真的希望他们能学到什么。”方绥鹤懊恼的说道。
这只是个迹象,但却给他提了个警醒。
百姓们不在意孩子能不能有多大的出息,将来开课之后,会不会不让孩子来上课,会不会让孩子们去做这坐那,经常旷堂?
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但显然这种现象将来必会发生。
要是这样,他们费这么大的心力,岂不是白费了?
“这倒是个问题,放心不要心急,容本官想想办法。婉儿,给方兄倒杯茶水。”刘清明笑笑,难得见到方绥鹤生这么大的气。
就是落榜的时候,他表现的也只是气愤,而现在是更加懊恼。
因为百姓们的愚昧,而失望伤心。
“各位新问题,有啥解决的好办法?”刘清明再次向观众们求助,借助群众的力量,比他一个人想解决办法来的容易。
“老公气坏了!”
“肯定生气,老公和主播花钱出力,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能上学,他们却不领情。”
“主播,被当成冤大头了!”
“办法办法,别抱怨了,想想办法。”刘清明暗道。
“我有办法!”
“我想到一个,既然是发工资,不行就扣工资啊!”
“建议用军队化管理。”
“封闭式教学!”
“奖惩制度怎么样?工资跟学习成绩挂钩,每月来一次考试,全当绩效考核,成绩好的奖励,成绩不好的扣钱!”
“封闭式教育,主播岂不是还要管学生住?”
“楼上的办法行,奖惩制度嘛,就给管理员工一样。”
……
“奖惩制度倒是可行,不过奖励可以,扣的话够呛。要是拿到的钱不多,恐怕他们会直接不让孩子来上学。”
看到观众们各种主意,刘清明觉得奖惩制度倒是可行,接着说道:“这样你们看行不行,点到制度和考核结合。学生每月最多请假三天,请假要说明原因。超过三天的就扣钱,然后每月考试一次,成绩好的发奖学金。”
“发小红花吗?”
“请假条要用起来。”
“要不然专门设置个管纪律的?”
“这个可行,教务处啊,都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
“家访也可以,孩子请病假的派个人去家访考察,要是说谎扣钱。”
“主要不是孩子,是家长。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教育,这个方法可行,一个月后成绩好的奖钱,那些成绩不好的,家长肯定不高兴,还会监督孩子们学习。”
“靠,应试教育开始施行了。”
“可怜的娃娃们,你们提前步入了二十一世纪!”
“哈哈!”
……
“那就这么办,先试行一个月,不行的话在想办法。”刘清明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