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会逼问刘清明要答复。
做不来,但是心里也不会就这么放弃。等吗,等到刘清明给出答案的那一天。
碧蘅不急,显然打算常住。
碧蘅愿意教书,方绥鹤自然乐意。
他身为封丘主簿,管着衙门库银用度和官吏衙役的银饷,建造城墙的一应花费也要他亲自处理,本就很忙,碧蘅愿意代替他教书自然能轻松些。
“碧蘅姐姐,你要当先生啊?”
青莲从养殖厂回来,听说碧蘅要去书院教书,顿时很羡慕,可是她也知道自己识字不多,能看看书信就已经很不易了,只能羡慕的份。
“清明哥,我也想去当先生,要不然我教学生弹琴吧?”青莲不死心,想来想去,突然想到这么个主意。
而且还有理有据,孩子们不能死读书,也要适当的学学其他才艺。琴棋书画都是修身养性的技艺,帮助学员的适当放松心神也好。
“你呀什么都不用干,治世从文乱世用武,学员们不需要学其他的。”刘清明白了眼青莲,就她这半路出家的水平还教别人,要教也应该温婉儿去差不多。
青莲别的不用做。
她只需要吃穿不愁,每天开开心心就行。
他来到这个世界青莲是认识的第一个人,而且还长得那么漂亮,又是尊大菩萨,他不需要青莲做任何事,就想宠着。
这是恋爱的滋味!
青莲老大不开心,羡慕碧蘅能当先生的同时,开始缠着温婉儿教她识字。
温婉儿一下子成了两个人的先生,因为她还要教可颜!
她倒也干脆,没事做的时候,把琴儿画儿等人也都叫到一起,一起教。作为刘府的下人,识文断字也不给刘府丢脸。
碧蘅去书院教书,确实好了许多,至少只有回来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会跟刘清明见面,不会那么尴尬了。
“大人!”时间一点点推移,赵乾从东郡回来了。
“如何?”刘清明问道。
“大人,常彪发了告示,严令百姓非议,再有造谣生事者一律严惩。”赵乾说道,这些天他在东郡呆着到处煽风点火,花了不少银钱,让说书的也胡编乱造前朝的某位官吏贪赃枉法的事情,影射常彪。
百姓们对于常彪往日的作为,以前是不敢说,现在敢于议论,各种丑事都被翻出,常彪终于忍不住,下令抓了不少人。
“常彪恼了!”
“火够不够旺,趁热打铁,不能让常彪的火熄了。”
“朝廷征兵的公文也该下来了吧?”
“要是没下来,再加把火,必须让常彪犯错。”
……
观众们议论着。
“可有听说朝廷征兵役和徭役的事情?”刘清明问道。
“大人这个没有啊,小人在东郡这些天,买通了些官吏,也托人去郑郡打听过,没听说朝廷要征兵啊。”赵乾说道,很是不解为何刘大人会这么肯定,朝廷一定会攻打高句丽。
陛下已经攻打高句丽两次了,第一次大败,一百多万大军死伤无数,逃回来的只有数万人而已。
第二次攻打,都没打成,因为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农民起义的事情,大军只能派往各地平反去,第二次不了了之。
眼下很多地方武装起义的还没评定,这时候陛下怎么可能还要攻打高句丽。
这要是再大败,大隋可就无兵可用了!
还没有?
刘清明凝眉,这都二月份了,隋炀帝在大业十年四月份又征讨了一次高句丽,不能到四月份才开始征兵吧。
以古代这么慢的办事效率,不得提前一两个月?
“你们没记错吧,是不是四月份?”刘清明询问观众们。
“那还能记错吗,历史书都在我桌上呢。”
“没错,就是大业十年的四月份。”
“难道隋炀帝这次没征兵?”
“不,征兵了,正史野史都有记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每次都大举征兵。还有徭役,徭役比兵役死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