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派乌烈去联系东部奚,还有一个意图,那就是告诉乌烈,我是你的后盾,如何利用我们汉人的影响力,为勃骨纥部争取利益,看他自己的手腕。
甚至,他都把手下的契丹人二营与一营二连派给了乌烈,到底怎么做,看乌烈自己的。
这也算是李辉拉拢乌烈的一个手段,乌烈不是很笨,虽然格局不是太大,但是当得了酋长的就没有一个蠢人。
甚至李辉都猜得出来,乌烈在自己面前大部分时间都是装傻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剩下的,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了。
从平州武库中,营州军只接受了五副明光铠,十副山文铠,一百副步兵甲,五十副骑兵甲。
至于武器倒是不少,木枪四百杆,漆枪一百杆,横刀角弓长弓若干,弓箭也不少,唯一欠缺的就是弩。
古代中国最出色的就是弩了,盖因为弩的射程远,穿透力足,精度也要比弓强的多,唯一的缺陷就是上弦慢。
但是有些弩,像那伏远弩、车弩等,在集群作战中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杀伤,最关键的是威慑,类似于近代战争火炮的作用。
明明需要一百步的时候冲锋,但是因为这种弩的存在,不得不在三四百步外就开始冲锋,马的体力消耗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李辉撺掇刘二柱向幽州要求更多的弩与铠甲,就是兵器,也填写了好大的一笔。
这个时候,刘守光的精力在南方,围了稳定北方的局势,不会计较这点损失。
托了冯道的福,由于他此前在幽州期间善于结交,加上刘守光只是习惯性的减了一半的供应,李辉接受到了三十多张床弩与四十多张伏远弩,至于其他的擎张弩与角弓弩也有一百多具。
铠甲这块刘守光比较抠门,大概幽州方便也不是很多,最多只给了三幅明光铠,两百副骑兵甲,一百五十副步兵甲。
刘二柱的军队顿时鸟枪换炮,同样的,平州方面也看到了刘二柱的能力。
剩下的,营州兵并没有继续在卢龙停留,而是押送三千民夫运输三个月的粮草前往榆关。
本来李辉建议要三个月的粮草的,但是平州方便以开春粮草不济为由,说要继续筹措。
潜台词就是你们带着三个月的粮草赶紧滚蛋。
这次前往榆关,李辉还打着收服渝关守将的心思。
因为渝关那边的士兵,是坚定的反抗契丹人的。
不说家家都与契丹人有血海深仇,也差不多多少,几乎每个军户都有家人死在了契丹人手里。
这些人才是最好的兵源,因为他们最清楚如何与契丹人作战。
两天后,刘二柱就带军来到了榆关前。
榆关守将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将,名叫元永年,是个沙陀人,已经镇守榆关二十多年。
镇守二十多年而不得升迁,可以看出来,这人是个没有靠山,且不被上面重视的人。
也可以说,此人不太会领会领导意图,不善于团结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