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敌鲁之所以坚持撤军,原因很简单,他的姐姐是整个回纥的天,也是联系契丹与回纥两大部族的唯一纽带。
要是姐姐出了什么意外,那肯定是一场血雨腥风,他们萧氏一族的日子定然也不好过,尤其是他这个弟弟,没了姐姐的支持,耶律阿保机还会继续这样信任他吗?
而且他也考虑到了,没有攻下平州城还好,要是攻下了,定然要劫掠一番,这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加上还要带着大量的资财撤退,撤退的速度定然十分缓慢,即使不考虑那支汉军骑兵,他也担心回去之后,临潢已经出了什么变故。
作为后族中唯一的统军大将,自是感觉到了耶律贵族中隐藏的暗流汹涌,他这才强烈建议耶律曷鲁速速撤兵。
但是撤兵也要有计策,总不能脑子一热拍板就撤。
于是两人在商量之后,决定把那个投诚的人扔出来,假意明夜攻城,实则趁着城内混乱的时候,直接率军撤回北方。
高启勇是平州右军的一名校尉,他有高句丽血统,因此他在平卢军的职位基本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
本来他就对汉人政权没什么多么大的忠诚,但是也不想贸然打破平静的生活,最起码也是五校尉之一,生活过得还算滋润。
可是契丹人连续的攻城,让他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他的便宜小舅子邓三,怂恿他献门投降,让他不由得有些意动。
邓三是他养的外宅的弟弟,一直以来就是个泼皮无赖,后来在他的指点下,干起了走私的勾当,着实帮他赚了不少钱。
起初邓三怂恿他投降,他还不乐意,毕竟在平州城内,他高启勇虽然不是最顶尖的那批人,但是也不是好惹的,不管是文武官员,都会卖他的面子。
要是去了契丹人那里,谁知道还有没有这待遇。
但是随着契丹人攻城的烈度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他有些没信心守得住平州城了,就是城内其他的文武官员也有些绝望了。
可能唯一还有点信心的,也就是那个叫冯道的监军了。
最后他昨天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派小舅子出城联系契丹人,他本人则是找来心腹密议投降的事情。
由于他的手下大部分都是高句丽人,也都比较信服他,这也是他为何能稳坐校尉的重要原因。
听说要投降契丹人,他手下的几个都头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反正都是吃官粮的,给谁卖命不是卖。
于是这天晚上,他们密谋杀了几个汉人军官之后,往上报了个被流矢射杀,上面人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等吃完晚饭,城南换防的时候,高启勇带领手下突袭了守门的士兵,满怀期待地等着城外的契丹人进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