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上去一切都挺自然的,但我相信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困难。”主持人引导了一下李逸。
“困难肯定是有的,有些是能力方面的欠缺,这个其实挺好解决的,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我刚成为教练的时候,很多人并不信任我,对于一个教练来说,信任危机是很严重的事情,不过也还好,我尽力去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慢慢扭转了大家对我的看法。”
“您选择用才华和能力证明了自己,这确实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情。那您对姚铭怎么看呢?他现在也在NBA打球。”主持人问道。
“姚铭是个非常好的球员球员,是每个主教练都梦寐以求的那种球员,他正在走向辉煌,他很高,足足有两米二六,同时又拥有柔和的手感和出色的脚步,这样的球员在场上的时候,是能让防守队员感到绝望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职业态度令人感到惊叹,像他这样的球员,没有理由不取得成功。”李逸嘴像抹了蜜一般,称赞着姚明,“不过他还是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的身体庞大,又是在NBA这样节奏很快,对抗激烈的联盟中打球,充足的休息和谨慎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沙克那样天赋异禀的巨人,在体重增加之后每个赛季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修养。”
“是,感谢您对姚铭的建议,现在华夏的篮球事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之中,您对华夏篮球有什么建议吗?”主持人又接着问道。
“这个我也有关注,咱们华夏的篮球现在确实发展地不错,要说建议,我只有一些粗浅的见解,那就是注重体系建设,最好能有一个完善的新人培养体系,源源不断的为联赛提供新鲜血液,这个新人不止是球员,还有教练和一些球队需要的工作人员,这个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就像美国的高中篮球和NCAA都发展地非常不错一样。不过这是个长期的工作,这些联赛如果要做到自给自足困难还是很大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李逸随口说了几句。
其实这些建议是大家都知道,而且都会讨论的内容,更深一些的东西,李逸有一些思绪,但却不大适合说出来,更不适合在采访里聊。
重头戏基本就在这三个问题上,接下来主持人问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李逸回答地也很随意,除了一个关于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问题,李逸说的比较详细之外,别的基本都是场面话和客套话。
专访结束,李逸走了出来,王力就在门口等着,一看李逸出来,一边让人赶紧准备给国内发采访的素材,一边迎了上来。
“感觉怎么样?”
“感觉有点紧张,其他还好,问题都挺好的,不会出什么问题,回答起来也没什么困难。”李逸抹了抹头上的汗。
“以后你被采访地多了,就不会觉得紧张了。哪个功成名就的主教练不得接受数不清的采访。”王力哈哈笑道。
“嗨,现在才刚上任呢,谈什么功成名就。”李逸谦虚地摆了摆手。
“你可别说,你这个年纪的主教练,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还是NBA和NCAA的主教练。对了,我好像听说NCAA的主教练地位可能比NBA的主教练还要高一些,你怎么要从NBA呢?”
“我比较喜欢NBA吧,NCAA执教起来有些伤感,球员一茬一茬得换,感觉有点难受。”李逸有些伤感地说道。
MMP,老子能告诉你因为老子前世是NBA球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