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你这个竹签是干什么的?”电视台的女记者跑了过来问正在削竹签的苏大叔,胖子兄弟的父亲。
“这是来卖钱的。”苏大叔是个老实人,说得很真实朴素,电视台就喜欢播放这样的画面。
“这个也能卖钱?”记者问,“这个有什么用吗?”
“这,这个是串烧烤卖的,是我们镇上的特殊食品。”苏大叔回道,这是昨天晚上镇长来教他的,他怕自己记不住话,又有些害怕,反而结巴这样,让采访更加真实。
“烧烤?沿海地区那边那种大排档吗?”女记者也知道烧烤。
“和那个差不多,不过我们的烧烤很有特色,我让大妹子给你们烤,你们尝一尝。”
大妹子不就是自己妈吗?
苏寒跟在一边听苏大叔说,他喊自己老妈叫大妹子,二婶叫二妹。
苏寒只见自己老妈和爸爸抬着一个小的烧烤炉走了过来,然后拿起苏大叔的竹签串了一条四指宽是鲫鱼,一共串了四条,还串了几串韭菜。
苏妈妈在烤剁椒鲫鱼。
色香味俱全,电视台给了烧烤架上的鱼一个特写,还给苏妈妈那张风霜吹冻了的脸一个特写。
烤好后,苏妈妈让县长和记者,包括张启华尝尝。
张启华可是经常吃还没什么,只是县长和记者还有县里其他领导,吃的时候味道真香,辣鸡适合四川人的口味,蒜放得多,香辣香辣的。
“这真好吃,我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鱼,太香啦。”女记者吃了起来,忍不住垮道。
其他县上领导也是入场,他们在官场上,山珍海味吃的东西很多,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烤鱼。
“这是我们恒胜镇的特色小吃,麻辣是我们泗川人的口味,加上蒜沫香辣可口。”苏妈妈厚颜无耻地把烧烤说成了自己老家的特色。
不过这年代剁椒鲫鱼,包括烤茄子吃法也只有苏寒知道,他们先弄这样的吃法就应该属于关安恒胜是特色。
苏寒看着张启华,他知道这一定是他故意的,给自己烧烤打打广告。
最后记者采访了苏寒家和苏大叔家的生活条件,从以前年均收入两千左右,到现在接近了一万,而且这样的家庭在长平乡很多。
以前许多家庭年均收入不到两千的,随着矿泉水厂的招工,竹签有了市场销售,年均收入都提升到了一两倍,家里勤快的啃吃苦的,甚至接近一万。
最后是给肖建平的转发,他讲了以后的想法,特别是提到了充庆的重百商场将与长平山泉矿泉水合作,这算是给重百商场打了个广告。
这是要上县和省电视台的,而且重百商场去年刚上市,名号很响亮,有热度,有关注度,这会给自己工厂也能带来关注度,这是互赢的事。
采访了工厂,和农村几户人家,每个人都单独采访后,包括张启华这个镇长。
最后,省电视台和镇电视台的摄影师又给了这个小乡村一个远近特写。
炊烟雾里间,耕地霜荒凉,来年开春时,由然生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