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又接着说道:“诸位,刚才所讲只是炼焦炭之法,而最高级的新式炼钢之法,还有略微复杂些,需要用耐火粘土砖等砌筑炼钢炉,这炉子最好能距离炼铁炉近一些……”
杨邕问道:“大郎,炼钢炉子大致是什么样,也是烧焦炭吗?”
“完全不用!只需将高温铁水灌入炼钢炉之中,再加入少许炼钢材料,然后对炉子进行密闭,再用风箱向里面通风。
只要掌握好一定的时间与火候,也就一两刻钟,一炉钢自然就炼成了!”
李丰说完之后,众人自然比听见刚才冶炼焦炭还要震惊,纷纷在想:
“啊?居然炼钢不用烧任何燃料?这是什么道理?那铁水自己在炉子里面就能变成钢?这?……”
“一两刻钟,一炉钢就可以炼成?这功效怕不是真的提高了一千倍?”
“李大郎好像不是信口胡说,不过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居然炼钢的时候只用通风?”
“……”
李丰一看他们的表情,不觉心里暗自摇头:自己这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技术,他们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能理解,自己也解释不清。
不过好在这时的人只看结果,不会研究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原理、生物原理,这就好教得多。
否则那些半罐水东问一句西问一句,自己怕是还真不好回答。
……
好半天,众人才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但见韦师说道:“刚才李郎虽然仅仅三言两语而已,不过我已听出来,此法看似简单,然恐非十数日可成。
比如,要修建的炼钢炉就很费事,用什么样的粘土,怕是还得仔细斟酌选择。看来,下来之后,我还得仔细向李大郎请教,杨监,你可要多做准备。”
杨邕:“嗯,只是这新式炼钢法太过玄妙,除了李大郎以外,其他人恐怕连门槛都摸不着!”
接着,众人又继续向李丰问了一些技术性问题,李丰随意应付了几句。
很快酒菜上齐,众人便开始晚餐。古人聚餐,有酒有肉,可是一件大事,众人推杯换盏,热闹异常。
韦师突然想起一件事,侧身低声对杨邕说道:“杨监,这李大郎我可是找来了,不过,刚才我说的要多给些杂钱,以作其笔墨之资,此事你一定要安排妥当!”
原来,当时财政制度很严格,如果人没有进入冶监,尽管李丰帮了忙,但是也没有钱财来给他。
杨邕一听,笑道:“韦公放心,刚才韦公一开口,晚辈已经想出了办法,晚辈的意思,就让此酒肆之主王宠来办此事,他就是本县数一数二的大矿主之一!”
韦师一听,点点头:“那就让王宠改日随我等一同进山,考察一下山中的矿藏!”
“唯(是)!”杨邕以下级之礼低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