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一次突袭成功的经验,董卓开始光明正大的搞突袭战,诸侯联盟左大营、右大营、后营甚至中军大营都受到了董卓骑兵大军的猛烈攻击。
骑兵之利,来去如风,诸侯中除了公孙瓒和马腾之外,其余诸侯都没有精锐的骑兵,对此毫无办法。
身为盟主的袁绍苦不堪言,问计于账下的好友曹操。
曹操何等精明的人,刚开始可能猜不到董卓的目的,时间一久,很快就明白董卓在拖延时间。
利用骑兵不停的对诸侯大营进行骚扰,让诸侯想打又打不着,却能吸引诸侯的注意力,这样诸侯就没有精力进攻虎牢关。
看破了董卓的用意,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
曹操给袁绍建议道:“本初,董卓之意不过是疲我军之心,只要派一支劲旅牵制董卓骑兵大军,然后带兵进攻虎牢关,即可破之。”
袁绍能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是庸人,先前一叶障目,被董卓带偏了,如今曹操一点,很快就明白了一切。
袁绍却并未接曹操的话,而是问道:“孟德,董卓两万大军自出虎牢关以来,一路南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这就是袁绍的厉害之处,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却在一问之间将自己的身份凌驾在曹操之上。
这两万大军去干什么曹操还真不知道。
毕竟现在十路诸侯,十几万大军就在虎牢关前,虎牢关危在旦夕,这个时候,董卓居然分兵南下,谁能猜到董卓的目的。
难道是董卓想不开了,想死?
显然不可能。
试问诸侯,谁能想到董卓分兵两万是根本没将他们的联盟放在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曹操的十几万大军,就是袁绍一个人的十几万大军董卓未必敢分兵两万。
明摆着,董卓就是看不起诸侯联盟。
曹操多聪明,袁绍刚开始问,他就猜到了袁绍的小心思,不过曹操是有胸怀的人,不会在意这些小节。
继续道:“盟主勿忧,董卓这个时候分兵两万南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于我军而言是喜事,虎牢关中人越少,对我们越有利。”
“不过,也不能任由董卓两万大军在外,多派斥候监视,以防他们迂回绕后突袭。”
袁绍大喜,董卓两万兵马和骑兵大军一直困扰着他,令他夜不能寐。
现如今好了,曹操三言两语帮他解决了一件麻烦事,他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不过,让他就此感谢曹操,那是不可能的。
袁绍召集诸侯,将之前曹操说的话再说一遍,然后开始分派任务。
北平太守公孙瓒和西凉太守马腾两人组成骑兵大队牵制董卓的骑兵大军。
其余诸侯十二路诸侯组建个攻城梯队,连续对虎牢关发起进攻,直到攻破虎牢关为止。
为什么十二路诸侯却只组成个进攻梯队呢?因为某些诸侯兵力太少,只能两个诸侯凑一凑了。
诸侯领命开始筹备攻城梯队,这次袁绍下了明令,孔岫、乔瑁与刘岱三人不敢再抗命,都出了兵。
诸侯这般大的动静,董卓的斥候想不探到消息都难。
诸侯准备攻城。
虎牢关的防守一向都是有李儒与贾诩两人安排,董卓就在一旁下下令。
贾诩在想出围魏救赵和骚扰诸侯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诸侯会猜到他的目的而选择攻城。
因此他与李儒事先演练各种诸侯可能攻城的方式,然后,按照他们演练的结果做了相对应的防守。
两大顶尖谋士联合演练然后作出的防守,可想而知是有多么强大,多么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