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起因是诸侯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军营驻扎到最外围。
诸侯联盟数次遭到董卓的骚扰袭击,左大营或右大营最外围的军营都是董卓的主要目标,每次都是他们损失最惨重,所以现在诸侯都不愿意最外围扎营。
像公孙瓒、马腾、袁遗、孔融、韩馥等数个诸侯要么势力强大,要么名声在外,理所当然的占据了最靠近袁绍的位置。
鲍信、张邈等几个诸侯有眼色,善于交际,早早的跟着一些关系好的诸侯立下军营。
最后,剩下乔瑁、张扬、孔岫、刘岱四人,分别在左大营和右大营两侧,均不愿意在最外围建立军营。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处理好了,什么事没有,处理不好要闹军变的。
这要遇在其他人手里真算个难题、硬茬,但在袁绍这,还真不算。
不能因为袁绍一生犯了很多错,就认为袁绍是个庸人,袁绍还是有能力的,只是他的能力有些不适合现在环境。
袁绍手一挥,笑着对旁边的曹操道:“孟德可有良策?”
要说聪明才智,曹操不弱于任何人,但是这次他还真没有想到解决这场纷争的办法。不过,看到袁绍的表情就知道袁绍已经有了腹稿。
曹操道:“盟主大才,应该已经有了良策,不如当场说出解决纷争,也好让我们开开眼界。”
曹操这个不大不小的马屁正好拍在袁绍的心坎,袁绍大喜,不介意捧一把曹操,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曹孟德。”
然后指着四位诸侯道:“你们可将大营往中心移一营,请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分别镇守左右大营,以防董卓骑兵偷袭。到董卓来攻时,你们可策应两位太守,以保万全。”
曹操听完袁绍之策大笑,给袁绍投去了佩服的眼神。
乔瑁、张扬、刘岱、孔岫四位诸侯心服口服,马腾与公孙瓒也没有一丝怨言。
这就是袁绍的能人之处了,抬手之间解决了一场纷争,还叫诸侯生不出嫌隙。
诸侯建立大营,又经历了诸侯换营,浪费了很多时间,直到晚上,大营方才建成。
然后立锅造饭,自不必多提。
袁绍解决了纷争,却不曾想他随手的布置却给董卓造成了多大的困境。
马腾与公孙瓒都不是一般人,手下的大将也都是能人猛将,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制造陷阱、斥候放哨都是三国顶尖。
尤其公孙瓒,手下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将,两位超一流武将,万人敌般的存在。
晚间,贾诩按例派出骑兵骚扰诸侯联盟大营。
本来,诸侯新建大营,军心不稳,正是夜袭大营的好时机,只是一切都被袁绍随手安排给毁掉了。
马腾与公孙瓒都不是袭营的好选择,董卓骑兵大军还正好撞在了最不好的公孙瓒手里。
董卓骑兵大军还没有靠近公孙瓒的大营,就被公孙瓒的斥候发现了。
斥候预警,公孙瓒有了准备,关羽、张飞三将分别带领一支骑兵应对董卓骑兵大军,刘备与公孙瓒在一旁压阵。
两军相交,董卓大军瞬间被关羽、张飞所率领的骑兵冲散。关羽、张飞二人冲入董卓骑兵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大军人仰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