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暂且先不说,逃出大兴安岭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没有之一。首先得确定附近有没有水源才行,要是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成不了,就更别提逃出大兴安岭这么宏伟的任务了。
我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玻璃容器,把地上的雪装了进去,使它尽量靠近篝火的焚烧物,不出半小时,就融化成了水。我将水均匀抹在第四页的空白处,等了好久也没见它发生任何变化,只是风干了而已。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问候了探协全家,冷静下来之后发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或许是水质的关系,只有江河湖泊的水里面的某种矿物质才能使纸张发生变化也不一定。
这时,雪花开始在我的头顶上方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落在篝火的坑里发出“嗞嗞”的声响。再不去找水源的话,以这种鬼天气来判断,恐怕不出两个时辰,无论江河抑或湖泊,都会结成如同磐石般坚韧无比的冰,所以动作得快点才行。
我一起身,脚下的积雪瞬间坍塌了,害我挣扎了将近半个小时才从雪地里爬出来。眼看形势对我越来越不利,积雪明显比刚才的更多,不容我在此逗留一分一秒,于是我拿起背包,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
根据指北针的方向以及附近的地貌来推断,我应该是在内蒙古高原的一座海拔为3000米以下的山上,而且还是在半山腰这个地带,因为往南走的话,地势会越来越高,山体也越来越陡峭,然而江河湖泊一般分布在山谷或平坦地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得往北走才对。
经过这么一分析,我的自信瞬间爆棚,连步伐都快了许多。幸亏只是下着小雪,风不会特别大,视线比之前稍微模糊了一点,但不会妨碍视野。
走出松树林后,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山体也相对平缓了一些。不知走了多久,只知道脚已经酸麻了好久,正想站着休息会儿,只见在不远处的天际线上,有一抹翠绿映入了我的视野里,这让我又一次重拾动力和自信,步伐加快,向着那一抹翠绿前进。待视野里的翠绿已经盖过天际线向我袭来的时候,才发觉那是另一片松树林,不过规模貌似比之前的松树林大好多。
走进松树林时,雪越下越大,风也越来越凛冽。我找到一块背风的地方,气喘吁吁地坐了下来,将背包挂在旁边一棵松树的树枝上,然后在面前生起篝火来取暖。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句诗曾在我上高二那会儿被语文老师叫去罚抄了三百遍,只因当时月考成绩不理想,没想到正好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再次掏出笔记本,翻了开来,从第四页开始到最后一页都是白纸,扉页上面除了那行字外,还有一个类似梅花状的印章,我在提交新手入党申请书那会儿就曾见过,应该是探协的专属印章吧。
真是叫人不爽啊!在这种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考核任务,运动量相当于铁人三角的三倍耶!况且我们都还是新手,在保证热量消耗值小于维持体温总值的情况下,还要在雪地里走上几个时辰,一般人恐怕受不了这等摧残。
“哗——哗——”待风力小了、下雪量也小了很多的时候,从不远处传来一阵类似水流的声响。我激动得连忙用雪将篝火扑灭掉,然后拿起背包直往水流声的方向大步走去。
穿过一片松树林后,我惊讶地望着眼前的风景——一个面积约为两个足球场这么大的湖泊跃然于我的视野中,热气形成的水雾弥漫于上方,附近的积雪到这里竟怯而止步。
温泉!?不可思议!
我怀着已震惊了的心态走到湖边,这里的雾气更为浓重,令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湖中央好像有什么东西游了过来,我取下目镜,朝那边仔细望去,不望不要紧,这一望可不得了啊!温泉里居然还有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