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雪国探险家 > 第四十八章 天山神话

第四十八章 天山神话

相传古代曾有人到达过那片天湖,并深入过冰川地区,不然那些神话不可能凭空捏造出来。

最早可追溯到迄今约五千年前,也就是古中国神话里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山海经的猛禽神兽都在昆仑山与天山这两座山脉之间游走,仙人与妖魔并存于这片地区。

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正在黄河流域发展形成,而古羌塘文明与象雄文明于藏北地区发展形成。象雄人奉天山为圣山,还得此居。其中一位精通风水天文的象雄人跋山涉水,正值夏季,雪线在半山腰处,交通不便,徒步三七二十一天才抵达雪线。古籍记载天山乃神仙移居、妖魔群首之地,非贤人者不得“闯入”。

那位象雄人胆子不小,非得瞧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成古代诸侯南下游山玩水似的,踏上“游玩”天山之旅。当地的居民们回忆起这个传说,便兴致盎然,众说纷纭:天山雪线以上的山峦叠嶂,云蔼如烟,天穹为笠,昼星仍在,夜光四起,堪比仙境之美景,此生目睹一回,死而无憾。可相传山上妖怪横生,仙道没有普度众生之意,环境还极其恶劣,实在是不宜久留之地。那位象雄人能有如此决心,想必与神仙妖怪同道,只是此后至今,再无音讯,不知是已化仙得道,还是入魔为妖,都不曾为世人所知。

第二位入天山之勇者,属明道人刘熙,字渤濼,相传此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钟爱游玩山水,对其惬意之乐甚是享受。天山仙境之美,早已闻声已久,辞去朝廷命官之职,携身家只身前往天山。提及此人,当地百姓更是云云而侃:渤濼生性阴柔,却不服从于天地,攀岩走壁,飞天入地,无所不作。年长者提及此人则吟歌唱曲:天山河东君莫泪,对酒当空月发黑,此瞰弦长歌欲泣,有缘人来空欢喜。才华横溢之人最后将抱负落于天山仙境,也止于此。

第三位是民国时期北洋朝野军阀上将陆若风总司令,当年一声令下,率领上万大军东入塔里木,与当地土匪结盟为友,二十年代中期,更是发动声势浩荡的“入境天山”,遭遇众多灵异之事,于当地百姓的口中,被广为流传。年长者回忆:当时军阀人员和土匪还妄想着把官邸建在天山仙境之上,最终还是被天山给制服。

第四位,也就是最后一位入天山之勇者,前苏联探险家,代号龙皇的神秘人物。对此,当地百姓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听说过而已。只身一人深入天山层峦叠嶂的山峰之中,沿着阿克苏河一路北上,最终消失在汗腾格里峰……

我问蔡凛崇,这些传说真是从当地的居民那里打听来的吗?他点头,并说自己曾担任《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记者,这点情报收集对他来说还算洒洒水(可以)的。

之后他又侃侃谈到天山传说里的猛禽神兽,苯教里所提及的大鹏,上古巨型飞鸟,两翅展开长达数十米,鸟啄尖锐,呈曲型往下延伸,毛色较深,羽翼强而有力,煽动时的最大风速可达五里每秒。这个倒是传说,在冰川那里并没有见过,或者说还没见过,但世上若真存在这种生物的话,应该很容易被人发现吧?那就不算神兽了,而是稀有的物种。

对我来讲最扯的莫过于天山麒麟了,最具王者之气的上古神兽,玳瑁色的瞳孔彰显神兽之威严,棕红的毛色使其突出高贵且神圣之寓意,金光闪闪的麟角指引外人得道成仙,并久居灵天寺,为苯教禹喇尼菩萨之坐骑……我当时听到,脸色一变,开始猜蔡凛崇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鬼,这种神话色彩达到最大值的东西实在不适合我的胃口,当成故事听听就过去了。

不过接下来的两头猛禽异兽,现在回想起来竟令我汗毛直竖,这两头猛禽异兽起先都不是源于天山,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它们才得以在天山繁衍生息。一头相传源于吐蕃的巨型神兽,原本在青藏高原上栖息,怡然自得,后来与大鹏、神龙这些天空王者决一死战,落败后逃往雅鲁藏布江流域,演化成次河神,退居河流之中繁衍生息。大河神不爽,主动宣战,神兽再次落败,退居湖泊。仙人得道之地自古离不开高山湖海,于是制服神兽,使其成为幽冥使者,并长居于此。

当时我听了之后,还对此闻不屑一顾,如今回忆起来,暗骂一声妈蛋,这不就是裂齿鲸的神话故事吗?!

另一头不是神兽,而是猛兽、异兽,传说天地间正反两极既对立,又互补。太极八卦图的黑白配,以及黄帝内经里的罗盘,皆有此等寓意。若净化之意为正极,那么腐糜之意就为负极,所以这头异兽就是在天地间不受待见,却对持恒世间平衡作出伟大贡献的糜神。糜神的出处无人知晓,就连天上的神仙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它就像是维系世间平衡的一枚棋子,看似不重要的角色,少了它却又不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都把它当做是贫穷与灾难的象征,大富大贵时忌讳所有与它相关的东西,自然灾害频发时又会经常去寺庙里供奉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影视反派:从流金杨柯开始手持重火力,我玩转诡异末世!曙光角落寻墓神兵人蛇情缘无限流:在惊悚游戏里度假萨姆:星穿越成为假面骑士HP之她,波特小姐大奉提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