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公社对镇北村要求每年上缴的粮食并不多,村里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投机倒把,勉强度日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今年气候特别冷,问题就来了,粮食亩产会下降啊。
所以开工第一天,村长和支书脾气都不是很好,也导致摆渡船上出奇的安静。
不去公社批斗的日子,师傅一家,周家兄弟,和顾家父子都要去地里上工,不然就没工分。
虽然周家兄弟和师傅不是学农的出生,但有文化就是不是一样,这不,在上工歇息的时候,周家老大周嘉炎,找了个机会和村长聊了今天天气的异常。
村长是个听得进话的人,特别还是文化人说的话。当下就和支书召集了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商量对策。
最后一致决定,去年以前开出的地,种植公社要求种植的作物,去年开出的地,和今年即将开的荒地,全部种红薯。
大部分的男人被安排到了开荒地的工作中去了,萧旋没有强出头,还是继续按村里分配的和刘凤英现在的三堂嫂一组,该插秧插秧,该播种播种。不争第一,不做最后,不过手上的活儿却是最好的。
谁让她有神识呢,看看这插秧的间距、深度,几乎一模一样这也真没谁了。
其实,这几年下来,萧旋还是庆幸自己来到了这个村子做知青的。
虽然这里一年里头有八个月几乎都是冬天,但这里的人相对单纯些,懒惰些,距离公社又远,噶是噶非的事儿不多,最多和妯娌、兄弟吵几句嘴,这些都只能算是在平静的生活中添点儿说嘴儿的事而已。
且这里每户人家之间距离比较远。就拿萧老太太住的地方来说,离的最近的就是师傅他们了,按一般的脚程也得要十分钟才能到。
更不要说从老太太家到村头了,按着一般成年人的脚程也要四十来分钟,这大冷天的谁愿意串门子呢!
也因此萧旋这几年过了很自在。村里最大的活动就是秋猎了。不过据萧旋分析,今年估摸着会比往年多组织一两次。
在耕种的季节,除了白天跟着村里一起下地外,晚上萧旋则忙着在山谷播种。
山谷中三分之二种的是水稻,剩下的一半是小麦,再剩下的一半玉米,一半土豆。
山谷的地,因为有着温泉,有着用被萧旋扔了灵石的泉水浇灌,不仅一年可以种三季,产量是外面的数倍,还带着些许灵气。当然,为了保险,每次作物收取后,萧旋直接就把灵气给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