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王陈扶桑,庆元帝长子,是个干实事的人,若生到现代,必是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领头羊。咩~
庆元帝好战,据记载,到他在位二十年的时候,擎渊已经扩展了三分之一的疆土。
但只要行军打仗就肯定有很多地方有开销,招兵买马用钱,士兵吃饭用钱,升级装备用钱等等,除此之外,还不免被每一级的官员私下克扣点。
这些年下来,导致国库亏空也很正常。
兄弟中,陈扶桑上朝最早,自小稳重,庆元帝凡事和他说的也比较多,特别是像国库亏空这种不能大肆宣扬的事情。
庆元帝在御书房翻看户部呈送上来的账册,面露菜色。
“扶桑你觉得,今年是不是不大景气啊。”意思就是,你爹我缺钱了。
“回父皇,儿臣以为,当前有必要重视财政。”
“那你去户部,看看他们是怎么替朕办事的吧。”
陈扶桑便拿着厚厚几本账簿,去户部找到尚书梁大人,两人点灯熬油,绞尽脑汁想了几宿,翻遍了记录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的簿册,终于制定了两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御书房中,陈扶桑和梁尚书召集了十几位府邸修缮华贵,妻妾较多的大臣,当即小范围的提出,通过集资放贷发展经济。
大臣面面相觑,皇上就坐在他们面前,不多少贡献点,那就是打了皇上的脸,是要被穿小鞋的,钱没了还能再赚,仕途耽误不起啊!
他们本想着第一个捐款的人,能少拿点,这样他们后面就不用提的太多。
陈扶桑当然知道这群滑头想的什么,他手疾眼快,做出表率,几乎拿出了全部身家。
这下,大臣们傻眼了。在梁尚书处登记,填写捐款清单的时候,那一笔一画写在纸上,简直就像割肉一样疼!
后宫里,皇后娘娘当即决定,缩减宫妃份例,支持朝廷新政。
钱筹集的差不多了,中书省便颁布公文,鼓励各地商贾向朝廷借钱做生意。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陈扶桑和梁尚书定的利率也不算高,防止还不上,利息需要月月结清,这样朝廷就能有更多的钱去利滚利;二是,一些头脑灵活的穷人有了本钱做生意,带动了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凡涉及到钱财的事务,贪官们就要出来刷个存在感了,有肥水谁不想喝上一口,填补填补辘辘饥肠。此时,新政刚刚实施,只要把关的官员贪得不多,上头也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到国库补得差不多了,户部当即颁布了第二份公文,严格遏制各地官员贪污。
这件事办得非常好,当属那年最让庆元帝欣慰的事情。
庆元帝封了陈扶桑黎王。重赏了梁尚书。参与集资的十几位大人收到一部分退款后,作为补偿,庆元帝还给他们准备了年礼。
黎王给庆元帝弄来了钱,庆元帝就要继续向邻邦宣战了。
此时江南发了水灾。汪洋千里,百姓四散。
上朝的时候,庆元帝下巴拉得老长,朝堂鸦雀无声,连根针都不敢扔。
黎王这时站了出来。慷慨陈词。
“此番上苍降大难于人间,说明连年征战有违天道。”陈扶桑初生牛犊不怕虎,话说的直白,诸位大臣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儿臣觉得,皇上万不可逆天而行,增疆扩土的事先缓缓,如今应当集中人力物力,先治水赈灾。”
出人意料,庆元帝立即准奏,不打了,那还能怎么办,水灾必须治,只能这样了呗。
这时候,庆元帝就知道,他这个儿子,是个真正心系百姓的好王爷。
夏青云回都后,经过庆元帝暗示,知道庆元帝目前属意黎王,让他多帮持一些。
黎王结交夏青云后,做成了第三件事。
夏青云四处打仗,去过的地方多,陈扶桑便问他一些关于地方上民生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