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子龙啊!前些日子,有探兵回报,说北地鲜卑部,似乎有些动静,你也知道,这鲜卑部本就是我们幽州大患,经年滋扰幽州,子龙不放心,便引着人去看看了。若是你送那几个乌桓人去渔阳,或许能遇到子龙。”
说到此处,田豫顿了顿,目色中有些踟蹰,沉吟片刻,终究说道:“我是渔阳郡人,知晓这乌桓三部,其中各有章程,依附幽州汉人,亦是因为乌桓胡人势大,乌桓三部不能力敌,被乌桓人打的远了些,才会在幽州聚众,仲业,不管是乌桓人,还是鲜卑人,他们秉性与我们汉人不同,他们若是提些什么要求,仲业不理也罢。”
历来胡人,所求的不过是铁器,粮食,盐物,钱财,这等事儿,在刘虞入了幽州,怕是已成了规矩,田豫虽然没有点名,说的委婉许多,刘策如何听不出田豫心意。
当即刘策便颔首笑道:“哈哈!该当如此!国让,你尽管放心!”
第二日,李儒将需要的货物装好,又置办了许多,便在城中等着刘策。
刘策去见过王烈,与王烈说起新州事宜,王烈亦是极为欣喜,对刘策赞赏许多,至于张燕说的,以后让黄巾军的百姓,跟着王烈的弟子,学经识字,更是被王烈应允,还让刘策与张燕说,让他尽管放心,到了明年,也不用张燕送人过来,王烈自会挑选几人,专去新州,为张燕助力。
如今秋收时节,遍地忙碌,田豫司职当今,刘策不想耽搁田豫防事,与田豫辞行,便引着李儒东去居庸关。
出了居庸关,向东是渔阳郡,向南则是燕国。
渔阳郡地处幽州最北,依山而围,有着天然屏障,对于外族胡人来说,地势极为险要。
从燕山通往幽州的,唯有一处山道,名唤做古北口,这处关口,有着地利,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经年驻守着戍军,为防范来自北方的敌人。
自从邹丹在燕国城外被诛杀,渔阳郡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刘和归领,刘和任命尾敦为护鲜卑校尉,与高顺一同,盘踞在渔阳郡。
原本受了邹丹调遣,分散了兵力的古北口,因人数少些,一度人心惶惶,后来尾敦引了近万人,自行入了古北口,才让人心平复。
尾敦随着刘策征战几次,又见过高顺精兵,对于古北口的戍军,原本看不上眼,只是眼下非常时刻,稳妥之见,让古北口的戍军与己军融入,这段时日,虽然没有打什么大仗,隔几天也会有一阵小仗,尾敦有精兵在手,又有骑兵相佐,占着兵器锋利,可谓是战无不胜,便是没有送些战报给燕国刘和,这等名气却是传遍了幽州。
以渔阳郡的位置,遍布着胡人部落,只要有争斗,必然会有辎物,这些亦是李儒经商的本钱。
李儒是负责物资的,与尾敦也算熟悉,使人送了满载的货物回了燕国,自行分了一队,随着刘策去渔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