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瑞和大嫂坐了一会儿。
刘桂新的情绪也缓和了过来,和大哥聊了一会儿。大嫂坐在一边不太吱声,一看就是有点儿不高兴的样子。
刘照瑞这会儿已经有四个子女,一儿三女,最小的都上小学了,大的初中。大的是小子。
同喜,喜梅,梅悦,悦丽。
“行了,以后时间还长,就不说了,小妹你休息吧,我们回了。钱不用愁,我想想办法。”
张清之扶了刘照瑞一把:“不用,我回去想办法。这就挺麻烦了。”
刘照瑞比张清之还要大十几岁,已经四十多了,再加上枪伤,显得有点儿老。在张清之手上拍了拍:“吉人天相,往好的地方想。”
张清之跟着刘照瑞两口子去家里认了门儿,从中山广场这里顺着北四马路一直往西走五六百米,楼房。
也没在大哥家坐,张清之又走回医院。
“大夫,我家属这病,治的话得多少钱?有没有希望?”
主治大夫也是个老医生,头发已经花白了,给张清之倒了缸水,说:“治就有希望,不治就没希望,这事也没有人敢打包票。你们年纪还身体基础好,还是要治。
这病啊,现在麻烦在串了,肝和肺子怕是都得动,不是一两次手术能完成啊。药也只能用进口的,咱们国家在药这块还落后。
我估摸着,得五六万块钱,差不多了。”
张清之直接就傻了,直愣着眼晴看着大夫。五六万块钱,在这个家庭年收入按百来算的年代,是什么概念?
张清之一个月二十四块六毛五的收入,不吃不喝也要攒近两百年。
老大夫笑呵呵的拍了拍张清之的肩膀:“吓着啦?我告诉你,这也就是在我们国家,也只有我们伟大的s制度,才能让老百姓有病治病。
五六万块钱治癌症,你以后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奇迹,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不可能的。要感谢党。”
张清之苦笑了一下:“我连五百都没有。”
老大夫笑起来:“你呀,是个实诚小伙,是党员不?”
张清之点点头:“是,我66年在部队上入的党。”
老大夫夸张的瞪起眼睛:“哎哟,老资格了啊,不比我短多少。小同志,有问题不怕,你身后有党,有国家,组织上难道会见死不救吗?”
张清之眨了眨眼睛,有点儿不太明白。
老大夫找出刘桂新的病历,在上面写了几笔,然后找出信纸写了封信,盖上了私章,把病历和信夹在一起递给张清之:“去办公室,说我说的让他们给盖个公章,然后你拿着这些回去找单位,去找组织。”
张清之说:“行,我明天就回。”
老大夫又笑了,重重的在张清之肩上拍了一下:“这小子,可是真实诚。你明天回去干什么?别着急,把这些收好,咱们先治。你现在知道要多少钱吗?借不够怎么办?”
事实上张清之这会儿已经借了不少钱了,同班组的工友给凑了五百多,车间给支了五百,要不然连住院的钱都没有。
虽说在本钢总院什么都是半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人还要吃饭呢。
来沈阳之前,街坊邻居张清之又借了一圈儿,加上原来剩下的,凑了百块钱,医院这边交了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