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肚中饥饿,不过依旧精神奕奕,笑道“不如爱卿把酒菜拿来,我们边吃边谈如何?”
杨乐欣然说道“好极了,吃饭谈话,两不耽误,我们君臣二人就边吃边谈!”
朱兮兮立即捧来两盘炖牛肉、两碟青菜,一篮子香喷喷的烙饼。崇祯回头对王承恩吩咐道“王公公,你也下去吃点儿吧,朕心中有许多疑问需要和杨爱卿探讨,晚上咱们才能回宫去。”王承恩轻轻嗯了一声,走出去,知道皇上此时不能被任何人打扰,便吩咐大内侍卫守在了门外。
刚吃了几口饭菜,崇祯便翻开昨日杨乐送的《治明五论》仔细看了起来,一入眼便放下了筷子凝神细思。
须臾,他抬起头兴奋道“《治明五论》,果真字字珠玑,一针见血!来,陪朕痛饮一杯,之后,请爱卿为朕拆解。”
杨乐举杯,锵然相碰,俩人一饮而尽。
从午后开始,杨乐便将胸中积累的现在的学问、见识一一说了出来,一个下午,竟是没有丝毫停滞地倾泻奔放。他用一腔热血,流淌着自己,燃烧着自己。而崇祯,则象海纳百川的沧海一般,接纳着他无穷无尽的崭新思想。
闪念之间,崇祯从这个仅仅比自己大一岁的臣子身上,看到了一种远远超越于年龄和阅历的成熟与博大。
他禁不住产生一种错觉,杨乐仿佛生来就是为大明而生,为大明而来!
杨乐的想法千奇百怪,什么银行、纸币;什么工厂生产、物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什么六大军区的建设与协防;什么先让沿海富起来,让沿海带动内陆;什么注重机器生产,解放生产力;等等……这一切,对于寻常人而言,拥有其中任何一门学术都是极为难得的了,而杨乐,却集众多学术于一身,博学多识,而且都是些闻所未闻的见解,当真是令人叹服。
崇祯只有一个感觉,与这个年轻的臣子在一起,就象与群书为伍,令人茅塞顿开,似乎给他打开了一扇从未想过也不敢去想象的未来世界。
杨乐静静地看着专注沉思的崇祯皇帝,思绪飘回到了那个繁荣昌盛的大中国,要是明朝也能如此,就可太好了!他想到那种幸福安康的生活,禁不住热泪盈眶,竟也忘记了吃饭。
一君一臣,两人促膝长谈至深夜,杨乐见崇祯脸上涌出倦意,才拱手让崇祯休息离去。
……
转眼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杨乐的伤口在长时间的修养下已经完全愈合,而温室大棚里的红薯幼苗在崇祯的命令下,让徐光启等人全部种植在了皇庄德圣镇的千亩良田里。在那里进行首次试种。
崇祯三年三月初三,崇祯举行完一年一度例行的启耕大典,笑着对参加大典的朝臣们道“明日朝会,议定今年大计,诸位爱卿回去之后各做准备。”
这也是每年启耕大典之后第一次的隆重朝会,官员们都称之为“春朝”,是朝臣们特别看重的年首朝会。
而朝中终于有小道消息传了出来,据说皇上和杨国公连续密商三天,准备在朝廷内部大动干戈,实行变法革新!文武百官第一次感到了震惊,也感到了恐慌,奔走相告,议论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