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芝龙的儿子郑森(郑成功)的长大,郑鸿逵感觉到郑森的见识,和他的“大义”思想是相符合的。
郑森,也就是著名的郑成功。
郑成功出生于天启四年(1624年),到今年已经十二岁了。
古人善早熟,郑成功很早就上了私塾,懂大事,明事理。
郑鸿逵和郑成功,两人之间虽然差了十几岁,但有些事情竟能说到一起,想到一块。
郑鸿逵担心郑成功可能走向他爹的老路,所以,有时间就教导他,在人情上要懂得礼义廉耻,在大事上要懂得民族大义,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郑鸿逵真心希望,郑氏家族能够以正义的力量屹立在大明朝,而不是依靠财力和武力。
当郑芝龙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的时候,郑鸿逵推门走了进来,后面跟着郑成功。
看见郑成功的到来,郑芝龙有些不太高兴,他并不反对自己的儿子参与到家族大事情的商议之中,但也要看是什么事情,牵涉到朝廷和海外的事情,郑成功年纪尚小,最好不要参与进来。
“福松,你来做什么,我要和你四叔商议大事,你就不要凑热闹了。”
福松是郑成功的小名,郑芝龙一直都是这样称呼他。
郑成功听后,脚步踏进门来,拜见道:“父亲,我不说话,只是旁听。”
郑芝龙脸色一板:“大人商量大事,小孩子不要乱听,这是规矩!”
看见这样的情形,郑鸿逵连忙开口道:“大哥,福松已经长大了,我在福松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跟随大哥四处奔波了,要说家族里面的大事,福松也应该听一听,长长见识,要不然以后怎么能够担当大任呢。”
郑成功站在门槛,没有出去的意思,反而认真地听着他们之间的谈话。
郑芝龙看见后,没有继续要求郑成功离开了。
询问了水师和军队的有关事宜,郑芝龙直接奔向了主题:“老四,前些日子,国公爷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兵器坊,如今又要建立一个海港码头,这些事情,我们郑家都可以接受,只是,在我们的地盘上,任何人都要服从我们的规矩,哪怕是条龙,也要给我盘着,是只虎,也要给我卧着!何况如今杨国公成了一只下山的猛虎,矿税、租金一样都不能少了,另外,他答应我的事情,也要抓紧去办了!”
收复台湾这件事情,郑芝龙在冷静下来之后,不相信杨乐真的能成功,要是热兰遮城那么容易攻下来,他早就攻下来了,何必要等到杨乐出手?他现在只想借着这个由头,让杨乐食言,然后乖乖地离开他的地盘。
杨乐要赶走红毛夷,收复台湾,郑鸿逵是大力支持的。
这是民族大义,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从家族的利益出发,郑鸿逵也有些矛盾,包括郑成功在内,郑家不可能人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银子谁不爱啊,如今,杨乐建立起商贸码头,眼看着哗啦啦的银子进了别人的口袋,郑芝龙没有提出来应对的办法,郑鸿逵就不敢开口说话,郑成功同样不会乱说,毕竟家族里面的大事,都是郑芝龙一人做主的。
郑芝龙看了看郑鸿逵和郑成功,道:“我决定了,郑家是时候站出来表个态了,这一次我们分为两步进行,一是加紧对沿海船只的控制,不管是哪里的船队,只要在杨国公的码头买卖,就要收取三成的利润。二是,逼迫杨国公尽快和红毛夷开战。所谓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台湾岛就是我们郑家的了!”
郑芝龙说到这里,郑鸿逵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哥,大家都是汉人,杨国公收复台湾也是从大义出发,我们如此做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郑成功也准备开口,被郑芝龙用眼神逼了回去。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个世道就是弱肉强食,杨国公的威名你们都听说过,可我没见过,我就想亲眼见一见,他是如何攻破固若金汤的热兰遮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