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三月十四日,第一缕的阳光进了热兰遮城。
城外的炮口全部对准了长官公署。
大明的官兵们列着整齐的队形,摆出进攻架势,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对面。
杨乐站在长官公署外,在他的左右,是马虎和薛云,那面“明”字大旗,在佛力欣廉堡的城堡上高高飞扬。
被赶进内城的红夷士兵们,全部拥挤在长官公署附近,他们此刻的心情复杂,有焦虑、有不安,也有庆幸。
他们第一次看清了打败他们的大明长官。这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年轻,绝对不到三十岁的样子,脸上充满了一股坚毅和凛然!
大家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杨乐,大明的国公爷――杨乐!
……
一张长案放在长官公署的门前,上面放着投降文书,大明士兵们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荷兰总督普特曼斯的签字。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
长官公署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一队扛着武器的红夷士兵率先走了出来,然后分列两侧,接着,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总督普特曼斯在一众随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他的步伐缓慢,神色沉重,每走一步都似乎花费了他极大的力气。
一小段路,他几乎是一步步挪动到了杨乐的面前,然后把手里的佩剑放到了长案上,而他的助手沃特德则把装着总督印章的一个盒子也放在了佩剑的边上。
“杨先生,请接受我们的投降!”普特曼斯竭力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代表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所有士兵,放弃抵抗,接受大明的投降条约,并承认大明对台湾的一切管辖权利。同时,我们也希望您能确保在大员、以及台湾境内的一切尼德兰公民以及投降官兵的生命安全。”
杨乐庄重的道:“我接受你们的投降,并且会确保一切尼德兰公民以及投降官兵的生命安全。”。
普特曼斯拿起了笔,无奈的看了一眼用两国文字写成的投降书,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在上面落下了自己的名字――汉斯·普特曼斯。
接下来轮到杨乐了。他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放下了笔,抓起了代表着投降的那把佩剑,凝视了片刻,然后高高举过了头顶。
“大明万岁!国公爷万岁!!”
佛力欣廉堡、亚尔模典堡,内城、外城,整个的热兰遮城,都响起了大明官兵海啸般的欢呼声。
“台湾光复,大明万岁!”
这一刻,将永载史册!
这一刻,将万古留名!